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八岁湘王,缔造黄金家族 > 第38章 《大明周刊》闻世

第38章 《大明周刊》闻世(1 / 2)

失望情绪笼罩心头。

朱元璋对自己的朝臣,讲心里话,原本就是感官不怎么好。

尤其年初才经历一场胡惟庸谋逆大案。

一口气又给他砍了上万颗当官之人的脑袋。

大明朝堂上下,当真是官不潦生呐。

可如今,这些在朝为官的狗东西们,一个个儿,还是人浮于事,把当官当成享受,半点不肯沉下心去肩负责任……

不行!

必须彻底做出改变了!!!

长痛不如短痛。

大明才开国十三载而矣。

这官场贪腐,朝臣权贵奢靡享乐之风,就已经成了杀不尽、斩不绝的潮流。

咱当皇帝时手硬一些尚且是如此光景。

标儿那脾性,却是下不了如此狠戾手段惩治官吏贪腐。

还是老十二看问题直指本质。

不在文脉人心上做文章。

前朝蒙元覆灭的旧例。

大明皇朝,早晚怕是要再赴后尘。

……

想要办报纸。

就目前而言,最大难题还要首属报纸的版面印刷。

朱柏给报局暂定的目标是每周一期,每期两万字开外的内容。

这活,搁了前世印刷业发达年代,自然是小菜一碟。

但是在明初,即便已经有了活字印刷这样的技术,理论上可以支撑得起每周一期出版报纸的需求。

然而现实并没如此理想化。

首要问题,还是压根没有成熟的印刷产业工人。

好在朱元璋给予了最大限度地支持。

直接腾出了一处偏殿,当做报局的办公和厂房所在。

又一纸圣旨,给调配了上千余工匠,专门针对这活字印刷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

这其中,朱柏给出了很多专业程度超强的参考意见。

比如,采用铅字雕刻,导入不同字号标准,再便是简体汉字的大面积采用,从工作量以及印刷要求上,极大地降低了铅字排版刻印的难度。

须知,繁体版的汉字,其一是笔画多,铅字刻模难度凭空增加数倍。

其二,以当下的油墨印刷技术,小小的铅字方块,笔画稍多点的汉字,很容易就印成一团糊墨迹,辨识度会是个大问题。

原本市面上已有的泥塑胶、木板刻字等活字印刷,为什么始终发展缓慢,就是印刷制作成本太高,字太小了容易糊掉,字过大了,一页纸上印不出多点东西。

最新小说: 恶灵相公 胜利十二人 全民领主:吾为亡灵女王 变身灵山大师姐 田园食香 花呗购购购,我率老李横扫东北亚 卡牌幻世纪 重生小绿茶,和绝症老公嘎嘎乱杀 穿书后,我成了暴君后妈 重生2000,沪上大佬宠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