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卷一 风起南阳 第85章 移户2

卷一 风起南阳 第85章 移户2(2 / 2)

接下来吴咏又简要说了后世的住和行两方面,这次倒没有人再插话,因为这已经脱离他们的想象了,无从开口。

其实这根本不用想,都是吴咏早先已经准备好的借口,随时准备拿来用。

吴咏说完,过了许久,众人才回过神来,别说卓客和朱玄了,就是卓客身后的卓文宣虽然已经听吴咏讲过一次,但这次听完,还是有些情绪高涨。更不用说吴咏的两位幼妹,听完之后,满眼都是小星星。

这时卓客问朱玄道:“书秘兄这回相信了吧?”

只见朱玄苦笑道:“属下一直以为这吴咏是位老者,实在没想到竟是面前这位小郎君,早知如此,属下还跟他费这么多口舌做什么?这不是平白给自己找气受吗!”

卓客哈哈一笑,“此时知道也不晚啊,你可要将他的名数办好了,据说他发明的不止解忧馍,还有穉子面、包子、饺子等诸多面食,你不是最中意解忧馍吗?可要向他请教做法,也不用每日让人去复望里代买了。”

朱玄很是心动,但还是迟疑地问道:“这不太好吧,毕竟是太虚流传下来的秘法,岂能轻易传人?”

卓客叹道:“或许你还不知道吧,你别看他年纪小,做的事可是足以震惊天下!他前几日见到流民的惨状,便立下誓言:凡目光所及,必不见饿殍。

更是向太守大人献上计策,由他教导流民做太虚吃食,教会之后,由太守大人开具路引,将这些流民疏散到天下各郡国去,此事甚至得到陈王的认可。”

朱玄听完,想也没想就对吴咏深深鞠了一躬,道歉说:“朱某有眼不识泰山,未能及时认出君子,小郎君心怀天下,岂是朱某可以随意揣测,还请恕罪。”

吴咏急忙扶起他,“大人何出此言,刚才大人之言也是用心良苦,小子岂敢有不满之意。”

这时卓客见两人相互推崇,不由笑道:“书秘兄既然如此高看我这侄儿,不如帮他看看今日所作的两首诗如何?”

“你还会作诗?”朱玄今日算是真正涨了见识,这吴咏一次又一次刷新他对孩童的认知,不禁有些怀疑道:难道当下的孩童都这么厉害了吗,不仅立言,还会作诗!

“岂止会作诗,还是难得的佳作呢!”卓客说完,就将《咏鹅》和《悯农》朗诵出来。

郭氏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儿子还能作诗,她虽然也读过蒙学,但文学水平却不高,也不知这诗好不好,只是一听之下,就能记住这两首诗,而且还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这让她笃定这两首诗一定是极好的。

朱玄虽然作为卓客的属吏,但他酷爱读书,年轻时不仅读过宛城太学,还到洛阳学宫就读过,为吏这些年,读书之事也一直未放下,文学素养自然是有的。

他听完两首诗后,品读许久,才叹道:“这两首诗粗读起来,浅显易懂,但细读之下,又蕴含对事物的真实见解。越是品读,越是觉得不一般。”

说着,他又走到矮案前,跪坐下来,提起笔,一字一句,仔细将两首诗记录下来。

写完之后,越看越喜欢,不禁对吴咏说道:“这两首诗传扬开来,你以后若是想拜入大儒名下读书,可谓是轻而易举。”

吴咏对拜入大儒门下一事提不起兴趣来,卓文宣却是十分激动。他见吴咏不以为然,便训斥道:“你不要以为自己神游过太虚,便小看天下人,在士族眼里,这只是小道而已。当今天下,士人皆学儒,你若是入得大儒名下,便可得到士族的认可,以后仕途可谓青云直上。”

吴咏可不敢反驳他,何况还有母亲在跟前,只能老老实实挨训,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又说错了,遭到训斥。

卓文宣见他的态度还可以就暂且放过他,又见卓客和朱玄正激烈讨论着两首诗,便让郭氏领着三个女儿先回马车里等候。

等郭氏四人走后,卓文宣便参与到讨论中去,而吴咏只能孤零零站在一旁。

就在吴咏等得有些不耐烦时,朱玄突然一拍脑袋,“哎呀,只顾品读这两首诗了,正事差点都忘记了。”

接着又对吴咏说道:“既然你这边没什么问题,你一会让你母亲去广明乡找他们乡啬夫开具一下移户证明,回来这边就可以给她们办理移户手续。”

吴咏点头应答一声,便随之卓文宣一起来到外面。

不成想刚到外面,就看见母亲郭氏正与一位老者交谈,而何莲就站在郭氏身边,在何莲身边还有一位青年男子,不停对何莲说着什么。

吴咏见何莲面上颇有些不耐烦,就快走几步,来到何莲身边,轻轻拍了那男子肩膀一下。

不成想那男子转过头看到吴咏的面容后,大喊一声:“鬼啊!”,一转身便跑的没影了。

吴咏一头雾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又见何莲笑得花枝乱颤,就开口问道:“刚才那人是谁,怎么见到我就跑了。”

何莲摇摇头,不愿说。

这时卓文宣走了过来,对老者施礼道:“有得公到此,不知所谓何事?”

最新小说: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年轻气盛八皇子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大明:嘉靖修仙啦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武成年后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极品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