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627章欲以粮秣换土地

第627章欲以粮秣换土地(2 / 2)

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说句不好听点,即便是洛城之战赢了,赵国也不一定就会信守承诺地不战一城一地。

当然了,若是魏、楚、韩三国的损失足够的小,并且能够迅速打成一致的话,赵国迫于压力,或许会真的放弃这块肥肉。

显然,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的实力的基础上的。

如今,秦军败退本就跟魏国没什么关系,在道义上魏国已经输了一筹了,而洛城之战的失败,更是让魏军损失惨重,十万大军,成建制地跟随着信陵君回到魏国的不过两万人而已。

即便加上随后的零散的兵力回到魏国,总兵力也不会超过三万而已。这样的实力,在赵国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

道义失去一筹,国力上又输了不止一筹,这谈判还怎么谈?

魏王当然知道他自己话语中逻辑的漏洞,信陵君自然更是知道,可是想要反驳,却是困难得很,即便魏王已经给与了信陵君足够的思考时间。

可是信陵君能怎么反驳?

有些话可以做,却是不能说啊......

你可以无耻,但不能宣扬无耻,否则,你势必遭到所有无耻的人的唾弃。

见信陵君迟迟不语,魏王当即抛出自己的杀手锏,道:「当然,寡人有信心收回周王畿之地,原因只有一个。」

魏王淡淡的开口,道:「从秦军从容退出的角度来看,虽然秦军是败了无疑,但从赵军根本不敢进军追击来看,赵国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对付秦国。换言之,赵国还需要我魏国以及南面的楚国,以牵制秦国。」

听着魏王的这通分析,信陵君倒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赵国连横抗秦的心态,那是早就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为了保证继续和魏国的合作,给与魏国一些利益,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一想到自己从轵城借粮食,需要十倍地偿还,信陵君的心头就又是一阵的迷茫。若赵国真的在意自己,

在意魏国,又岂会有这样的要求?

难道赵国国内已经缺粮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若是赵国真的缺粮,信陵君似乎又找到了一丝丝的希望。

「我王容禀。」信陵君随即说道:「即便赵王需要我大魏,想要拿下周王畿之地,还是不成。其朝堂这一关就过不去。」

「除非。」信陵君继续看向魏王,眼神中已经尽是认真的神色:「以利换利。」

空手套白狼肯定是不行的,而「以利换利」,这也已经是信陵君可以想到的,唯一可能能够打动赵王和赵国朝臣的办法了。

而对于信陵君的话语,魏王丝毫没有感到意外。这么大的一块膏腴之地,若是魏国不付出点什么,魏王反而不放心呢!

当然,问题的关键,还是以什么样的利去换了。

除了一纸没有什么约束力的盟约之外,魏国能拿的出手的,无非就是土地、人口和钱粮三种了。

土地自不必说,魏王肯定是不舍得的。毕竟如今的魏国也不过剩下主要三块地盘而已。

其一就是国都大梁附近,那是魏国的根本,自然是不能丢;

其二,则是吞并的宋国的故土——陶邑周遭,其富庶程度仅次于洛城,甚至以洛城如今的破败,短时间内还未必比得过这宋国的故土,自然也是舍不得的;

其三,就是东郡区域,这块区域对于魏国倒不算是什么,接壤燕、齐两国之下,还耗费了不少的兵力驻守,只是,毕竟魏国就这么点地盘了,以地换地,魏王肯定是舍不得的。

然后就是人口,魏军新败,急需青壮的补充,自然人口是不可能给赵国的了,更何况赵国接纳了周王畿的百姓,如今赵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也正因为赵国接纳了数十万的流民,却也给魏王带来了思路。

「粮草。」魏王不待信陵君说话,便已经说出了信陵君心底的想法。

抬起头,信陵君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了魏王,就仿佛今天才认识这位王上一般。

魏王微微一笑,却是说道:「赵国接纳了周王畿的流民,又动用了数十万大军,即便是以秦国之富,恐怕也要捉襟见肘,更别提赵国的国库五年前就清空过一次了。仅仅五年的积累,即便赵国咬牙收住了这些流民,国内也势必陷入缺粮的窘境。」

「而我魏国,千里江山,表里河山,虽无函谷之险峻,却有比那关中更多更富裕的良田千顷。」魏王继续说道:「若是赵王愿意,寡人当然愿意以百万粮秣而酬大军之开拔也。」

「信陵君,你以为如何?」魏王随即问道。

听着魏王的话语,即便是信陵君也要惊叹一声「大手笔」啊!

要知道,这可是百万担粮食啊,赵国国人拼死累活了五年,也不过就是积攒了百万担而已,还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总和。

这个数量,即便是表里河山的魏国,要积累如此巨量的粮秣也要数年之功劳。

魏王竟然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就将价格给了出来。

不过,细细一想,信陵君却只能说一个字:「值!」

粮草再多,也是死物,而地盘的扩大,却是活物,更是扎扎实实的国力的提升。

只是,魏王知道这个道理,赵王会不知道吗?

想要靠区区粮秣打动赵王,难啊......

最新小说: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武成年后 年轻气盛八皇子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极品假太子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