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丁冬哼着歌,在前面带路。
这是一首云南民歌,口音很重。他教林华强唱了很久,但林华强还是没学会。
“这首歌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着有些毛骨悚然?”
“丁冬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这首歌传了很多年了,我们这里大人小孩都会唱。”
达龙村旁边的苍城山,上面有很多山珍。
每到春秋季节,村民们都会上山采菌子。
林华强听丁冬说过,他家乡的菌子十分美味。但由于烹饪不便,因此,林华强也没有吃过。
这次,丁冬带路,要带他亲自感受摘菌子的乐趣。
山腰处云雾缭绕,等过了山腰,雾气陡然消散,阳光拨云见日般,周边豁然开朗。
山里面山清水秀,小溪潺潺流淌。很多不知名的红色小花开了遍地,极其美丽。
原以为山下就已经很美了,没想到山上居然更美。
林华强掏出照相机,将花草树木全都拍了一遍。
“唉,强哥,别拍了,快看,我找到菌子了。”
丁冬的声音传来,林华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了一朵小蘑菇,跟他平常吃的平菇没什么两样。
“这不就是平菇吗?有什么特别的?”
丁冬摇了摇手指,
“!这可不是平菇,这是鸡枞菌。”
它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而且还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不管是单吃,还是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丁冬边说,边想起了鸡枞菌的美味之处,嘴角渐渐的留下一道黏糊糊的口水。林中恰好起了一阵风,吹的那条口水左右摇摆。
“哎呀!你太恶心了!”林华强一个侧身,避开了他,生怕那道口水沾到自己身上。
丁冬拿袖子擦了擦嘴角,捡起地上的小铲子,开始挖地。
林华强也掂量着自己的小铲子上前。
鸡枞菌周围的土壤很松软,但是为了不伤害菌子的根系,就需要很小心。
“呀!”突然,丁冬惊叫一声。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林华强调笑道。
丁冬小心翼翼的拨开鸡枞菌上面覆盖着的枯枝树叶,指着那一丛菌子,
“下面居然还有那么大一团!我们今天太幸运了!”
林华强一看,原来这丛菌子不止表面上一点,把菌子表面的树枝拨开,下面居然是一大团。
可能是这里土壤的营养好,鸡枞菌的一大家子都长在了这里。
但没想到遇到了丁冬这“个菌子杀手”,把这一大家子连锅端了。
丁冬边采摘菌子,边向林华强这个外行人介绍:
“我们采摘鸡枞菌,愈嫩愈好。尤其是刚出土,至伞缘与菇柄成4度角以内者为佳。如果菇伞达平直甚至翻转者,这已经属于过老,口感会比较差。”
“现在刚好是大雷雨过后,菌子刚冒头,是最好的时候。回去加点青菜,口感清爽又鲜甜。”
看着丁冬那一脸向往的样子,林华强赶紧制止,“别想了,你口水又留下来了。”
雨过天晴,树林里有很多小水坑,一不小心就溅了一身的泥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