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看了吗?”
“看了,我看了十遍,你呢?”
“我没你那么多,我只看了五遍。”
村长丁强国将宣传片放在了村委会的巨大LE屏上,几乎每个路过村委会的人都能看到。
整个村里,都充斥着洗脑的歌声: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躺板板。
躺板板,睡棺棺,然后埋山山。
埋山山,哭喊喊,亲朋都来吃饭饭。
吃饭饭,有伞伞,全村一起躺板板。”
一开始村长强制要求大家一定要看,这引起了村民的逆反,宣传片的收效甚微。
但林华强出了个主意。
他注册了几个路人号,潜进了村里的公共威信群。
然后装作分享视频的样子,将宣传片发了进去:
“我最近看了一个很搞笑又惊悚的视频,可好玩了,有想看的吗?我链接放在这里了,自取啊。”
从众心理,就是爱看热闹,是每个华夏人民的天性。起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再找几个水军浑水摸鱼,视频就能立刻流传出去。
一传十,十传百,这个不像宣传片的正经官方宣传片就这样传了出去。
现在,不仅大人会唱,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都会哼哼两句:“红伞伞,白杆杆,吃完躺板板……”
看着蹭蹭直涨的播放量,村长龇着大门牙,笑得满脸都是牙花子。
五百万,一天时间五百万播放量!他们村从未出过播放量如此之高的视频!别说他们村,他们整个县,所有宣传片的播放量加起来,也没这一个高!
不愧是出自高材生的手笔,一个顶数十个。
宣传片里大家都是侧着身子,看不清脸,唯一一个能看清脸的就是丁虎。
一时间,丁虎在达龙村火了。
数以百计的媒婆踏破了他家的门槛,一个接一个,都是来说亲的。
丁虎本来还在担心找不着媳妇,这下子,幸福来的太突然,他都挑花了眼。
……
这个视频不仅在滇地广为流传,痘印、慢手等公共平台,网友遍布于全国各地。
他们也为这个宣传片贡献了不菲的播放量。
宣传片的弹幕密密麻麻的滚动,下面的评论也数以万计。
“这首歌好熟悉啊,我好像在哪听过。老司机,带带我,我要去东北……”
“果然,文化是没有隔阂的。”
“别的地都在治疗流感,只有云南的医院在给吃菌子的人洗胃。”
“菌子是早上采的,中午吃的,人是下午走的,席是晚上开的。”
“菌子:今天你吃了我,明天我就长你坟头上。”
“在如此美好的季节,我诗性大发,给大家赋诗一首:绿杆杆,红伞伞,长在地上等憨憨。傻憨憨,吃伞伞,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埋山山,哭喊喊,亲朋都来吃饭饭。吃饭饭,有伞伞,全村一起躺板板。躺板板,埋山山,全村一起晒干干。晒干干,下雨雨,大伙一起长伞伞。长伞伞,窜菇菇,再过几天绿杆杆。绿杆杆,红伞伞,长在地上等憨憨……”
“楼上的,没完没了了是吧。”
“菌子有毒,千万不要用来炖鸡汤,炒腊肉,炝白菜,千万不要,一点也不好吃。谁家有菌子,赶快扔了。告诉我扔在了哪里,我带着麻袋去捡。”
“楼上可真是诡计多端,我们装作看不出你的意图。”
“上山采菌子早晚会出事,所以要中午去采。”
“视频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
……
这个宣传视频,虽然没有大篇幅的强调吃菌子的危害,但这通俗易懂的拍摄方式,可比那些长篇大论的说教有用多了。
这种拍摄方式,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