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商人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的高。
特别是外乡的商人,很容易被官看不起。
可当朱标跟守卫说完之后,对方很热情,并让他们两个直接进去。
朱元璋有些意外,对守卫的老头问道:“你们县太爷之前也是如此吗?来的人都不用禀报?”
“需要禀报,但我们老爷有所交代,凡是想要见他的人。直接让到庭院!”
守卫老头一句话,让朱元璋和朱标都愣住了。
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如此,如果是刺客怎么办?
庭院很大,有花儿,有果树,而庭院的侧面有牛羊和鸡鸭的叫声。
“怎么回事?”
“客官不要惊讶,我们老爷在庭院的隔壁养了一百只鸡,一百只鸭,还有几十头牛和几十只羊。”
“他养这些东西干什么?”朱元璋追问。
“养这些,其中一部分是给我们这些佣人来吃,还有一些负责出售。”
“就在本县卖吗?”
守卫老头摇了摇头:“这么多,全在本县肯定消化不掉,绝大部分还是卖给外县,或者跟他们交换一些我们县里没有的。”
朱标忍不住赞扬道:“这样一来,货物就流通起来了。”
“是的,是这样的。你们二位在庭院稍作休息,我去禀报老爷。”
“爹,你听到了没?”朱标有些兴奋的说,“他这里五谷杂粮收成很好,畜牧也养殖的好。把这些东西拉出去,去换一些本县没有的,这样往来,货物就流通了起来。”
怪不得在城门外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人呢!这苏三,是真的有手段啊。
朱元璋通过庭院的门,看了一下他在旁边饲养的鸡和鸭,每个鸡都很干净整洁,腿上有的绑着红绳,有的没绑红绳。
牛的耳朵上也是贴着一个明晃晃的标牌,好像预兆着牛的身份。
难道说,牛也有等级之分?
因为凤阳的建设飞快,近段时间过来的商人不少,有卖铁制品的,有卖蚕丝棉花的。
而这些人,苏三也是来者不拒。
虽然他接手的是大明最贫穷的县之一,但一定要把它打造成大明最牛的城市,或者说是世界最牛的诚实。
苏三出来后,并没有看到客人。他也打开庭院的侧门。
“二位是先欣赏一会,还是我们先聊后欣赏?”
朱标打量了一下苏三。
此人,不胖不少,不高不矮,器宇轩昂,骨子里透出一股书生的文雅,但又有将军之风范。
果然,不止是事情干的漂亮,人也不赖吗。
朱元璋并没有马上抬头,而是问道:“你就是凤阳的县令苏三?”
苏三拱了拱手:“是的老先生,我就是凤阳的县令。”
“你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些牛的耳朵上,贴的牌牌都是干嘛的吗?咱怎么感觉有些奇怪啊!”
苏三微微一笑,走到朱元璋的面前,指着一个带着红色牌牌的牛,告诉他,这头牛是母牛,肚子里有崽了。
随后又指了一个带绿色牌牌的,说那是公牛,带着牌牌表示身体健康,可以和任意母牛搭配。
紫色的是小牛,还在成长阶段。而没带牌牌的则是身体不太健康,被放在笼子里需要找兽医检查。
“苏县令,你这样做,能够非常直接的分辨出他们的情况,这一招简直绝了。”
朱标兴奋了,原来看这些牌牌就能很清晰的分析出家禽的状况,这一招更适合全国。
(跪求鲜花啊,朋友们,新书启航,需要你们的支持...拜谢、拜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