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人,本官家中有事,先行回去了。”
“魏大人,我也一样。”
“湖广一城,就如这荆州城,绝非一人之力或一家之力能办到,还是算了。”
“我等再去外面,想想办法。”
“告辞!”
顿时。
一百多名官员走了半数。
只剩五十多人面面相觑。
“这……”
魏无垠转过头来,看向其他人,奇道:“你们不走?”
他还以为都走得差不多了!
“魏大人说笑了,如今能救大家的,也只有魏大人的法子,现在走了,岂非脑子不好。”
官员中,还是有聪明人的。
对于那些要走的,都嗤之以鼻。
大家能来这荆州,来着一个小小言官求救,本身都是毫无后路可退了。
能找的关系,也都找了,发现没用才来的。
结果听了几句话就要走。
难道出去了,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相反。
留在魏秀才身边,才是明智之举。
不少官员其实并不相信魏无垠的个人能力,甚至他提出的建议,都没当回事。
可是他们非常看重魏无垠这个人!
能以毫无背景的身家,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就能直接从秀才之身被任命为言官,还代指了县令的政务。
足可见魏无垠和皇帝,是有联系的!
并且这个联系,远超旁人!
说让他们给湖广修路,搞不好是皇帝的授意……
若真想着为难人,
魏无垠本可以一个官都不留,直接把他们赶走。
又何必夸下海口,说修路必能免于被杀?
“魏大人请说吧,具体用什么法子修路,我们都跟着来。”
先前的湖广府衙主薄恭谦地说道。
这人有意思。
魏无垠叹气:“我只是个言官,这种家国大事的决策,不是我该参与的。”
主薄无言。
你还驳回圣旨了呢,那也不是言官能干的啊!
主薄无奈,
细细思索一番,还真没什么良策,只有个下下之策。
“不如向百姓征收钱财,用以修路?”
听主薄这么说,其他官员也纠结了半天,感觉这样是最稳妥的。
第一不用拼了命的把自己搞破产也修不好路。
第二湖广人富庶,稍微人均征收个一些,合起来就是大数目。
魏无垠也不打断他们商议。
等到大家都采纳了这个意见后。
魏无垠沉默了下。
让你们付出一下,卖个惨立点功,砍头的命运说不定就过去了。
可为什么商议着,就成了扒拉百姓的钱,去修路了?
尤其是在大明朝。
皇帝朱元璋那么心系百姓的一个时代。
他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