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冒死直谏魏秀才,朕杀不得 > 第027章 交税一粒稻米?朱元璋滔天怒火(求鲜花!!)

第027章 交税一粒稻米?朱元璋滔天怒火(求鲜花!!)(1 / 2)

实际上。

荆州的税粮,比拱卫司那边预想的,运送的还要快。

不过,比运送的税粮还快的,却是运粮的名单。

这份名单在昨日到达了应天府,被做好了记录。

第二日上朝时。

往朝上敢的大臣们,人群里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的。

因为自从大明朝五年前颁下屯田法后,这大明朝的收税,是一年比一年好。

而每年的这个时候。

皇帝朱元璋总是喜笑颜开,对朝堂上的官员,也没那么严厉。

对于朝臣来说,这是好事!

“粮运使到何处了?”

“昨日说还未到应天府,不过,今日也该到了。”

“听说今次收粮数目最多的,还是徐州!”

“不愧是富庶之地,令人羡慕啊。”

“每年陛下都会嘉奖徐州官员,已是常态了……”

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在门外寒暄着。

这个时候,有两辆马车停在宫门口。

大家抬头望去。

原来是左丞相李善长,和后进官员胡惟庸正从马车中下来。

自从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后,退出朝堂。

李善长基本上就是朝中隐形第一人了。

但刘伯温在朱元璋心里的位置,毕竟并非他能取代。

便因此便举荐了胡惟庸,来作为自己党翼。

胡惟庸也是才华出众,更加上心气极盛,确实逐渐坐稳了在朱元璋跟前的位置。

这两人,在朝堂中,属于一股极其庞大的势力。

见到二人,朝臣都退避开来。

“参见丞相大人!”

“见过胡大人!”

附庸李善长的官员,连忙拱手道:

“近年来,下官治下有几个收税突风猛进的州府,还望两位大人到时候多跟陛下多美言几句。”

李善长温和一笑,点点头,“各地百废待兴,能有好的变化,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胡惟庸也点头,“都是陛下的政策好。”

不过也有不少朝臣,并不搭理二人。

这些人,大都是跟刘伯温关系较好的,或者是太子身边之人。

自然无需奉承其他官员。

不过,此刻。

胡惟庸内心却是一阵冷笑。

他这一段时间,广邀朝堂上的官员做客,以某长远之事,可总有人不给他面子。

尤其是这些跟刘伯温一个体系的官,都清高,都招揽不来、支使不动,是吧?

等过了今日之后,看你们还能否笑得出来!

“走吧!快要上朝了,有事去朝堂上说!”

“胡大人说的是,胡大人先请……”

大部分官员还是唯胡惟庸这边的阵容马首是瞻,走在他和李善长的身后,

……

很快,

大臣们进了奉天殿之后。

讨论的话题,依然是离不开税收的事。

毕竟。

这也是大明朝最重视的一件事。

明朝初期的税法,是两税制。

分为夏季水和秋季税。

现在交的正是夏季税了。

在大明,大部分的地方,每家每户的人口,和家里拥有的农田,都做了登记。

登记户口人数的叫‘黄册’。

至于登记土地状况的,也有一些记录,只是还未成册,也还未定名。

暂时提名‘鱼鳞图册’。

目前是每个州府县衙的官员,拿着本地的册子收税,而后交给更应天府的官员核对。

正常来讲,税收都会出一两点纰漏,但总体查漏不大。

所以今日上朝的折子,大臣们准备的都是自己分管的各个地区的税收情况。

情况好的,更是希望一会儿能得到皇帝的嘉奖。

毕竟大明朝的这位皇帝,对官员可是极为严格,几乎很少夸奖。

他没看你不顺眼,都是你优秀了!

受到表彰者,更是寥寥无几。

接着。

没过一会儿。

朱元璋也一身龙袍加身,坐在了龙椅上。

最新小说: 穿书八零,恶毒女配开锦鲤挂 我靠捉泥鳅抓鱼圆了上学梦 砸古今通道后,渣男父子下跪悔哭了 我是个替补却带队逆转夺冠 心声泄露后:满朝文武爱上吃瓜 黄泉速递阴阳包裹请签收 失控炙吻 华娱:从黑皮体育生开始 尤里的烦恼 两界:压榨员工算魔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