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荆州的官差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时候,大家都好奇了。
一粒米,能有多大?
它再牛,它也只是一粒米啊!
能有苹果大?或许有!
难道能有人头一样大……估计也有可能。
就连朱元璋也实在想象不出来,荆州的一粒米能大到什么份上。
总不至于比一个人还大吧?
“传运粮官!”
这个时候,朱元璋的怒火已经没那么大了。
他开始怀疑,这个世上是不是真有那种硕大的米。
或许荆州那边发现了什么神物,将这粒米切割下来,一小块就能抵一个人半月的饭?
道家所说的那什么辟谷,不就是类似的说法吗?
于是很快。
当朱元璋的命令传达下去。
那原本已经被努力运送到屯粮仓库的一粒米。
转眼又要被拉入应天府的宫中。
于是这一天,临街的百姓们,都看到了惊天的一幕。
而从大敞开的宫门中进入后,一座被巨大的铁板和滑轮承载着、如同小半个宫殿一般,巍峨的大米,呈现在奉天殿中人的眼中。
(铁板都被压变形了)
荆州运粮来的典史顿时双眼放光,高声道:“陛下!这就是我们县令魏大人耗尽心力钻研、日夜浇灌出的农作物,产出的大米!”
“可惜……或许因体积太庞大,每颗重达一万旦,所以一株农作物上,仅有一粒大米!”
典史叹息说:“魏大人说,这种作物对土地的压榨力度太大,会损坏土地,长期种植下去土地肥力会消失,以后将无法产粮。”
“所以……只在试验田中种植了一些,就放弃了扩散出去的想法。”
他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因此这一粒重达万旦的米,就由我们荆州五十人,日夜以铁轮滚动着,送来了应天府。”
“不是不想多运送,实在是人手不够,也能力不足,运送不了第二粒了!”
他说完这些话。
与其他荆州的典史和官差相互看了一眼,纷纷叩拜起来。
“我们荆州上下,忠心可表啊陛下!!”
殿上。
朝臣呆愣愣的望着殿外。
瞠目结舌!
朱元璋也呆呆傻傻的看着台阶下,那在阳光下雪白到几乎要泛着光的大型稻米。
别的不说。
就这粒米。
都进不来咱的奉天殿!
因为殿门太小了……
他甚至觉得,举国之力的雕刻大家,甚至都能将这颗大米雕刻成一座大米宫殿!
还有……这一粒米,足足重达一万石!
这玩意,能用“粒”称呼?
这不是误导人吗!
朱元璋人都给震麻了。
魏无垠在荆州当县令,区区不到一年的时间,到底都捣鼓了些什么东西啊!!
朱元璋感觉脑锤子都被震的疼,却又说不出的振奋。
那可是……一粒顶万旦的稻米啊!
日后真有战士,将这粒米运出去,都足够战士们打长途战!
当年……若咱有一粒这样的稻米,都不至于在蒙元之战中损失数万的战士。
此时。
朱元璋心怀欣慰,要不是刚才发了火,现在展露心情太丢人,他早就要哈哈大笑起来。
天降福米啊!
这魏无垠果然是一位治世能臣。
这段时间,朕都冤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