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早朝。
朱元璋身穿龙袍,坐上了龙椅。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山呼万岁。
紧接着。
就是有条不紊的禀报,关于各地流民现象,包括各地的政策实施进度,都在向着朱元璋汇报着。
就在这时。
朱元璋见最后一人退下,所有朝臣都已经在等待着下朝时,神色严肃的咳了一声。
“近段时间,朕发现应天府内,许多不法行为!”
朝臣们愣了一下,不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
应天府内,天子脚下,能有什么不法行为?
“各府各地中的青楼,实为藏污纳垢之地!”
朱元璋做出一副充满怒气的样子,猛地一拍桌子,“包括咱的应天府,朕命人暗中查探,这应天府中的青楼,竟也行拐卖幼童,逼良为娼,买卖良民之事!”
朱元璋神色古怪,试探道:“朕要拆了青楼,你等可有异议?”
这……朝臣们大脑宕机。
从大明朝建立以来,在朝堂上,朱元璋就没提过类似的事,只因大明并不关注这些。
身为皇帝,朱元璋只关心百姓能否吃饱穿暖,而百姓的人权,甚至还是贱籍的人权,其实从不插手的。
怎么今日却……
对大多数朝臣来说,这陛下怎么说起一出是一出,青楼中的女童,大部分都是被卖进去的,尤其是应天府的,更是愿意花大价钱收质量好的。
要说有罪,确实是有,知情不报算是一桩,私下买卖又算是一转。
可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历朝历代皆如此。
不然人家青楼也没法子好好做生意。
朝堂上。
大部分官员都在议论着。
毕竟事不关己,也无关政治和国体,他们也不好太发表意见。
真要为青楼冲出来说话了,搞不好皇帝还会以为他们常逛青楼。
到时候不仅受罚,说不好还得丢官!
孰轻孰重,官员们都拿捏的很透彻了……
甚至于,朱元璋是不是虚晃一枪,就为了找出朝中爱逛青楼的官员,拿来祭刀也说不好。
这个时候,谁站出来,谁就是靶子!
可就在这时。
胡惟庸从朝臣的队伍中,出列了,他面色淡淡的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青楼属于贱籍,在朝堂上不好拿出来议论,不如交由官府查办,将涉案人等抓捕。”
“强行拆掉,倒是不必。”
要拆青楼?
实际上,胡惟庸整个人都被皇帝的话给震麻了。
应天府的青楼,有大半数都是投靠的他。
陛下说拆就拆了?
那损失的可就是每年的一笔巨额财产了!
不过。
陛下居于深宫,也不关注这些,怎么突然知道了应天府青楼的内幕。
是谁??
究竟是谁在针对本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