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九年六月,南京城外龙江港
第三次从西洋回来的郑和在接受完迎接之人的祝贺后,正待一同离去,却发现周围的人群由欢呼变为惊讶之声。
郑和不由得满脸疑惑的回头看向众人,只见江面上出现了三只模样与平时所见不同的船只,正冒着浓浓的黑烟向港口驶来。
离得近了才看清,是三艘铁甲船。
众人面面相觑,大明什么时候造出铁甲船了?
这有点超出他们的认知。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桅杆上挂着的那面龙旗。
龙旗只有当今皇上出巡才能用,难道是皇上的龙舟?
也不对
当今皇上现在正在南京城,要是准备过来早就下旨了。
众人交头接耳时,铁甲船慢慢的停住,抛锚。
从金属扶梯上走下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走到众人面前笑着问道:“请问哪位是郑和郑大人?我家主人有事相托。”
闻言郑和不由得皱了皱眉
“你家主人是谁?找本官何事?”
“我家主人你也认识,这次过来只是想郑大人给上面那位传个话”
“具体的,都在信上,郑大人可以观看。”
郑和接过少年递过来的信件打开,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方印记。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印记旁边写着“四叔,想要,亲自来拿。”
看得郑和眼皮直跳,船上是建文帝没错了,当今皇上找了他快十年都没找到,没想到今天自己到出现了。
这可是大事,得赶紧回去上报给皇上。
不过这里嘛,得先困住建文帝,不能让他走了。
想到这,郑和眼神变得严厉起来。
正准备下令给护卫,却听到传信的年轻人开口
“我家主人说了,郑大人不用担心我们会走,如果郑大人想来硬的,我们随时奉陪。”
“不过我家主人也说了,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大动干戈有伤和气。”
“而且,就你们那几条船,真不够看的”
郑和想想也是,天子家的事情还是交给皇上处理。
想到这,吩咐贴身侍卫几句,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向奉天殿而去。
传信的年轻人也径自走上船,没有上官的命令,无人阻拦。
奉天殿中,朱棣看着郑和带回来的信件,比对着印记。
“是真的传国玉玺,图案上后面补上的缺痕没错,三保,你可看清楚建文是否是真身?”
“臣未曾上船,所以并未见到建文本人。”
“只是那铁甲船上挂有龙旗,现在又有真正的印鉴,真假只要派熟悉建文帝的人上去一看便知。”
“铁甲船?什么铁甲船?”
“就是铁壳子船,没有帆也没有船桨的那种,具体的微臣也不太清楚。”
“想不到我这侄儿这些年也鼓捣出了不少东西,走,去看看。”
龙江港铁甲船上,传信的青年正在船舷上悠闲的吸着烟卷,屁股突然被人踹了一脚。
“你小子又偷我烟卷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