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不由生生气笑骂道:“你个猢狲别在惦记老婆子这点子家当,快快离了我这地儿。”
贾璃闻言躬身道:“那孙儿就告退了。”贾璃知道晴雯可是众丫鬟之首。
原著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有十二金钗正册,还有十二金钗副册,又十二金钗副册,晴雯便是又十二金钗副册之首。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清公子空牵念,这就是晴雯的判词。
可见晴雯的颜色手艺在荣国府一众丫鬟中是出挑的,虽脾气火爆可却洁身自爱,只不过所托非人罢了。
当贾璃带着晴雯离去后,贾母脸上恢复平静,贾母之所以厚待贾璃也是有目的的。
如今贾家家世早不如从前,两个儿子没一个上进的只知贪图享乐,大儿子袭爵却是贪花好色的,就知道娶小老婆,二儿子到是敦厚端方喜爱读书,老国公临去上了遗折,在工部某了一个主事,如今已经是工部从五品员外郎了。
作为母亲哪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贾赦不成器,贾政虽说在外人面前敦厚端方却也不尽然,若是真是如此,也不会堂而皇之的住进荣禧堂偏院。
若说喜爱读书,可几次下场却名落孙山,算不上有才,所谓的喜爱读书不过是迎逢老国公罢了。
当年老国公在世时曾问两人可愿入军中历练,两人皆是不愿往,最后老国公无奈心想往后天下太平转换成书香门第也无不可。
可贾代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个勋贵人家,手中没有兵权,那还叫勋贵人家么?
贾母深知当年丈夫也是无奈之举,这也是丈夫在世时,为何给贾赦娶了当朝太傅之女,给女儿选了亲族不旺的林家。
可见丈夫走时多么担忧贾家,若不是当年忠义亲王之事,宁府牵扯太深,她又何必压着赦儿,让政儿当家。
后来老二家的生出一个衔玉的孩子,她知道此事不能瞒着天家,不然恐怕贾家马上就会大祸临头,这才命人大街小巷呼唤宝玉之名。
又将这孩子抱在自己身边教养,怕天家惦记便将宝玉与女孩养在一起,在加上抓周闹的笑话,这才让贾母喘了一口气。
时间一长,对宝玉这孩子是真的喜欢,自己又有愧于他,所以宠的没边。
大房嫡长子贾瑚早夭,如今只有嫡次子贾琏庶子贾琮,贾琏不喜读书如今在帮着政儿打理外事,琮哥儿也是个不上进的。
二房嫡长子贾珠病逝,留下妻子李纨幼子贾兰。
除去嫡次子宝玉,还有庶子贾环,贾环也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不仅小气手脚也不干净,跟他那个姨娘赵丫头一个样。
如今大房庶子贾璃恢复正常,看着到是个懂事的,或许将来能出息也未可知,这才是贾母优待贾璃的原因。
贾璃带着晴雯出了荣庆堂,穿过抄手游廊向自己的院子走去。
晴雯并不知这个三爷是甚么人,如今老太太将她给了三爷,也不知是福是祸。
晴雯也是个心高气傲的,被赖嬷嬷送到荣国府有一段时间了,自是知道荣国府最受宠的是宝二爷,原本以为自己会分到宝二爷房里,没曾想却被老太太送给眼前的三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