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半天,累得满头大汗,
终于,所有人的伤势都稳定了下来。
李春江抬起头,
才发现一车间的工人们全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
被将近一百号人沉默注视的感觉很奇妙,李春江觉得有点背心发凉,瘆得慌,
他不自在的抬手挠了挠后脑勺。
“啪...啪啪。”
突然,有人带头拍起了巴掌。
很快,所有人都跟着鼓掌,掌声连成了一片。
这时候,又是一大群人冲进了车间,杨厂长等人终于赶到了。
人群中有两名白大褂提着药箱,是厂医务所的医生。
年长的是所长胡大夫,李春江认识他,是母亲生前的同事。
他医术并不高明,平时治个头疼脑热的小病还可以,
这么严重的外伤必须到大医院找外科专家治疗。
胡大夫见到现场惨状吓了一跳,气喘吁吁对杨厂长说:
“厂长,快准备车,咱们医务所没条件,得送他们去最近的医院抢救。”
杨厂长还算镇定,吩咐司机快去取吉普车来。
胡大夫匆匆逐一检查了几名伤员的情况,惊奇地问道:
“我来之前是谁做的急救?真是太及时了。”
又一次,所有人望向了李春江。
车间主任张大国站出来回答,
是小李,刚才一出事小李就开始给伤员包扎。
胡大夫一看,就不奇怪了:
“原来是吴梅的儿子,难怪懂得急救方法。”
他指着贾东旭,对杨厂长说:
“要不是止血做得及时有效,这位同志肯定坚持不到送医院。”
厂里出事,第一责任人就是厂长,而有工人遇难和仅仅有人受伤,
这是两个不同等级的责任事故。
杨厂长心里一阵后怕,
不顾李春江满手满身的血污,激动上前握住他的手用力摇晃,
“小李你做的好,又立了一功啊!”
——————————————————————————
伤员被送去了医院,一车间其他员工放半天假。
按照厂里的惯例,一旦出了事,接下来几天,要在全厂做安全隐患大排查,
还得进行全员安全生产学习。
闲下来的李春江,有点想去找娄晓娥谈恋爱,
可惜他没去过娄家,不知道地址。
这年代什么都好,就是没手机,联系太不方便了。
他决定去小酒馆转转,看看他新收的三个小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