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们有那么穷吗?”我第一次听到她们说这事,有些不敢置信。
“怎么没有!我们家又没有多少田地。家里口人,那时候你妈妈刚嫁来我们家。家里的大米都不够吃!”奶奶正色说道。
“是啊,那时候还去开荒地呢。后来开的地多了,种上了玉米才勉强不饿肚子。”老妈也证实了我们家很穷。
“那没办法。你祖爷爷那辈是给村里谭家放牛的放牛娃。荒年的时候给了一口吃的救了他的命,原本是姓杨的,后来改了谭姓。所以我们家算是外来户。”奶奶告诉我一些以前都不知道的事。
“这下你知道我们家为什么没有几块田了吧?”老妈拿着红薯的手已经黑乎乎的了,说着还扒拉出了一个,继续吃。我只看着都怕她今晚消化不良,睡不着!
“我们村余姓,陈姓还有姚姓是大姓。”奶奶接过老妈分的半截红薯继续说道。
难怪啊,村里凡事位置好的水田都是这三家的多。尤其是陈家和余家的,水田都是一片一片的。
她们又告诉我这几个姓谁家和谁家是姻亲。以前我奶奶她们那个时候大部分都是大姓之家和大姓的连姻。
他们这样组成了很大的关系网,所以在红白喜事的时候这样的家族办得很热闹。光是人数都是其他人家比不了的。
我其实有点不太理解她们说的那些关系,那时候嫁人居然还要看对方的亲戚来?亲族多的就是嫁得风光?
还好到了我这一辈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而且也不像她们老一辈的那样,嫁人还有挑家族。
“咦,你不知道。以前你奶奶那时候是不允许嫁汉人的。只能嫁同民族,那些嫁汉人的都说是有问题的。”回家的路上老妈看我还在想之前她们说得那些话,她又跟我说了一件我现在才知道的事。
“真的假的啊!?”我一直觉得这种事情应该是电视剧里的古代才有的事…
“真的啊!以前你大姑嫁给你汉族姑父的时候人家也说。只是那时候没有以前那么封建了。”她知道我会问我大姑,因为大姑嫁得不远,开车半个小时就到她家。
好吧,我妈居然还知道这种思想是封建!?看来让她识字是个正确的决定!
“虽然你们现在这辈没有这种讲究了,但是村里的那几家大姓人家的女儿还是会优先嫁同民族的!”
“你看,姚家那几个姑姑嫁外省去了。她们这个姓也就败落了许多…”她又继续跟我补充那些奇怪的知识…
所以,按她们之前说的,余姓、陈姓和姚姓是村里的大姓。后世我长大的时候只发现余姓和陈姓的人数最多,过年过节也最热闹。
原来是因为姚家那四五个姑姑都嫁外省了啊!
“你以后该不会也想让我嫁我们这边的同民族的吧!?”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重要的问题!
“这个啊,妈妈当然希望你嫁得近啊。离妈妈近了,以后在婆家有什么事你哥都能去看你。”她一这样说,我的心就凉了半截!
“怎么说,我们同民族的人过年过节礼数都是一样的。有什么大事走的形式也是一样…”好了,现在全部凉凉了…
“但是,妈妈又不想让你再回到这个大山里面!妈妈的女儿那么能干,我不想你困在大山里!所以啊,只要你过得幸福就好了。”老妈有些叹惜,不知道是为了我,还是为了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