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也是生急智,并非真的提前给荀彧写了信。
以他的为人,还做不出这等事情。
但是既然荀攸说了给关羽推荐荀彧,那自己补这封信也就不算突兀了。
“这,奉孝,你这是害死我了!”
荀攸一阵无奈。
既然关羽强行扣留了他,他只好先给关羽做事,走一步看一步了。
“公达,你先去廖化帐下,先做主簿吧,协助他训练,重要的是,在军队里扫盲,教士兵识字!”
关羽知道荀攸未归心,暂时不放心让他做军师,让他去训练军队是一个好选项。
“主公,这给普通军士扫盲,怕是做不到啊!”
荀攸疑惑的看着关羽。
不是他不想干。
这个年代可没有三字经,也没有千字文。
汉代识字都用《急就篇》、《训纂篇》、《劝学篇》这三篇来开蒙。
虽然比起秦国时期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要简洁一点,但是依旧是佶屈聱牙。
要教会一帮子文盲识字,真不是一般的困难。
再一个,汉代虽然发明了纸张,但是却并没有普及。
现在主流的书籍依然以竹简为主。
要教会这么多人识字,得砍多少竹子?
关羽笑了笑。
令人拿来几块木板,挂了起来。
然后拿来两根木炭,在上面划拉起来。
不一会儿,一片《三字经》就跃然出现在板上。
“公达以为何如?”
荀攸惊讶于关羽竟然拿木板挂起来教学。
但是更惊讶的是三字经的内容。
荀攸自然是明白三字经的重要性,这可是一篇上佳的启蒙教材。
“这...主公,这篇开蒙文是何人所做?”
荀攸呼吸急促道。
历代都会做启蒙文,每一朝都会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重编。
目的是将文章含义大众化,将文字丰富化。
关羽所写的《三字经》是宋朝的开蒙教材,是经过无数大儒的改进,才形成的朗朗上口的文章。
即使到了明清,甚至于到了现代,拿三字经开蒙也是很多人的选择。
所以,荀攸对此感到惊艳一点都不奇怪。
历代编写开蒙教材的无不是当世大儒,能在汉朝编出《三字经》,那只能叫做鬼才了。
关羽也实在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说是自己所做。
“当年我在山中打猎之时,曾经遇到过南华老仙,是他传授于我的。”
“此乃第一篇,名为《三字经》”
“还有两篇,一为《百家姓》,一为《千字文》”
关羽不想自己承认,只好把这个功劳推给南华老仙了。
“什么?是那个传授过张角太平要术的南华老仙吗?”荀攸惊讶道。
虽然他不信鬼神之说,但是对仙人还是充满着敬畏之情。
张角能以一介白身就搅得天下大乱,云集景从,虽说一定程度上是顺天时。
但是他有没有得到南华老仙传承,还真不好说。
鬼神之说向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荀攸看向关羽的眼神,从冷漠,怀疑,慢慢变为了忌惮。
他也下定决心,要从关羽这里赶紧逃,在这之前要老老实实干活。
关羽看出了荀攸的心思,心里也无奈,因为他发现荀攸的忠诚度从点掉到了点。
不罢工就算是不错了。
荀攸现在不罢工,只能说明他在蛰伏,想趁自己疏忽溜走。
关羽把许褚叫了过来,吩咐他看紧荀攸。
这才把荀攸送到了廖化那里。
只能慢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