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红色警戒:从民国开始的钢铁狂潮 > 第18章:遍地流民,这就是乱世

第18章:遍地流民,这就是乱世(2 / 2)

“嗯,原来如此。”

刘希文一听苏斌是开工厂的,顿时放下心来。

他只担心苏斌是什么匪徒、军队,若是与政府有冲突的话,自己反倒成了帮凶。

至于更多的粮食,自然不成问题。

刘希文道:“苏苏先生尽管放心,刘某与附近几位地主乡绅颇有交情,只要苏先生信得过,刘某可以将他们也联系起来。

到时候只要苏先生需要,我等便能买卖。”

“那就多谢刘庄主了。”

苏斌微微拱手,事情如此顺利,让他感到心情不错。

刘希文能联系其他地主的话,自己的粮食供应也会稳定许多,至少短期内,他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刘希文笑道:“苏苏先生不必客气,我们这也算是互利互惠。”

说着刘希文解释道:“苏先生不知,如今已然是十月份,于我们这些人而言,之后本就要将库存的玉米等卖出去,以便存放新收的玉米。

但既然苏先生大量买粮,我们也就能腾出多余的库存,存放新的玉米了。”

苏斌闻言,马上明白过来。

他没记错的话,由于南方和北方气候不同,南北两地的耕种与收获时间也有差别。

就拿玉米来说,如四川等南方地带,玉米在七月份左右就会进入收获期,而在北方,如河南、山东一带,玉米的收获期则是在十月份左右。

眼下已是十月中旬,南阳一带的玉米也基本收获完毕,是时候晾晒存放了。

如此来说,二人倒有些一拍即合。

生意进行得顺利了,两人之间自然热络了不少。

事情谈完后,苏斌让王德义按照约定,先付给刘希文两千大洋的定金,待刘希文收下,苏斌微微拱手道:“既然合作已经达成,苏某便再叨扰一番。

苏某此来,本是为了招聘工人,以扩建工厂,但昨日在南阳城中招募整日,应聘者却寥寥无几。

城中那些百姓见我等是生人,都不愿信任。对此,刘庄主能否指点一二?”

苏斌的想法很简单,刘希文既然是本地的大地主,威望自然在,若是他肯帮忙散布消息,自己招人就会方便得多。

刘希文一听,微笑道:“此事不难办,只是不知苏先生招人的要求如何,薪水和待遇又是怎样的?”

苏斌把自己的要求和待遇简述了一遍。

刘希文听完,忽然大笑道:“苏先生就不该去那南阳城招人!”

“这,此话何解?”

苏斌不解,刘希文解释道:“苏先生试想,那南阳城中百姓在城中已安家落户,虽日子清淡,却胜在安稳。

既然他们能维持住生活,岂肯轻易离家?因此等闲不愿远行做活计。

但这城外不同,如今南阳城外四处都是流民,多的是无家可归,食不饱腹之人。

苏先生能给如此好的待遇,我再帮苏先生四处散播一番消息,到时候我敢保证,苏先生想要多少人,就来多少人!”

听了刘希文的话,苏斌先是愣了一下,继而恍然。

这件事倒是他一开始考虑不周了。

只是苏斌心有疑惑,他忍不住问道:“我仍有一事不明,南阳自古便是富庶之地,粮产丰足,又怎会有如此多的流民?”

刘希文闻言,缓缓开口道:“苏先生家境良好,怕不知民间动乱疾苦。

这南阳盆地虽是富庶之地,沃野千里,可正因为此地富庶,又地处中原,乃国内交通冲要之地,所以这几年国内军阀混战,各路势力都想争夺这里。

尤其是去年的中原大战期间,河南这块土地上,大王旗不断转换,各方势力此伏彼起。

连年战争,使得河南地区被打成焦土,以至于百姓们流离失所,遍地流浪。

后来大规模的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政府却没办法安置这些流民,流民们只得到处流浪,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

活下来的流民之中,有一部分成为了地主的佃户,有的则继续流浪,到处乞讨、找吃的,这里打一点短工,那里做一点短工,赚几口饭吃,勉强过活着。

而南阳富庶之地,更是吸引大批流民来此讨生活。

此外流民之中,一些被逼到极端的更是占山为王当了土匪,打家劫舍为生。

因此这些年,河南地区匪患横行。”

最新小说: 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 赤瞳妖医 邪恶轶事 到点了,我该戴上蝙蝠头套了 崛起在大明 舰娘寻回之旅 聊天修真群 七零换亲,高冷硬汉夜夜追妻 变身搞事萌妹 大明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