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道观很是清冷,没有往日那般火热的香火之景。
至于原因,可能是半月前发生的事儿有关吧。
只不过时间会让人忘记很多东西,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恢复原样。
白云观分为三个区域,前观,中观,后观。
前观很大,中后两观加起来都没它的一半大,主要作用就是供人祭拜,收集一些香火之力以及钱财。
中观是弟子两餐休息之地,也算是一条与前观的界线,常人不可轻易入此。
而后观才算是真正的道观,大量的典籍在此,弟子修行也在此,所有的秘密,都在后观中。
不得不说白云观的道士很有礼貌,李阳刚进来,就过来了一个小道士,将李阳的赤焰驹带到了马棚。
然后又来一个小道士,热情的说着带李阳参观祭拜。
不过对此,李阳还是婉拒了。
有些话不好问,只能自己先看看。
对于道家,李阳还不算是很了解,毕竟看到的,都只是书籍上的介绍。
同儒家一样,道家也是走上了一条曲折魔改的道路。
虽然如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等人物同样是道家先贤,但他们所著作的书籍全都不是原来的名字。
如《道德真经》、《周易参同契》、《南华经》等道家十三经书,除了少数几本,大多数名字都变了。
当然,李阳也不知道名字变了内容有没有变,书中只是提及过名称,并没有内容。
除了少数几本一直流传于世的道经,大多数道家经书都未出现在世上。
这些典籍,都是道教珍藏且不外传的重宝,不是道教之人,根本不可能有机会看到。
李阳在观里闲逛了小半个时辰,却是没有太多的发现。
这里供奉的人物,和二十一世纪道观里差不多,除了多出一些陌生的人物,其他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找来找去,李阳也没找到李白的雕像。
按理来说,如他这般道教的著名人物,不应该没有的。
只是朝堂给他定了罪,所以才有可能没有在此地立上。
不过李阳还是有些发现的,在某间侧殿中的雕像,有些让他有些怀疑。
它被千年楠木雕刻,却无面无名,无香无钱,但是雕刻之人明显下了功法,那气势磅礴,仙风道骨的样子,一眼就能被吸引住。
况且四周也是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尘土,很明显被人经常打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