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我们到底做了个什么东西出来!
“能!院士,理论上可以实现!”顾明斩钉截铁说出了答案。
沉默。
墙壁那边良久沉默之后,孙秋林院士终于出声:“所有人停下手头工作,召开全体研究会议!”
……
A区组会议室中,所有人面面相觑。
直到此刻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记得刚刚顾明和孙秋林院士两个人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后,然后孙老就很激动地召开了全体研究会议。
这还是一年来组的首次会议。
孙秋林院士坐在会议桌上,不停地敲打着面前的电脑准备着资料。
顾明则是不知所踪。
下面的人纷纷窃窃私语。
“什么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孙老开会,难道是有什么突破了?”
“哪儿有那么简单啊。”
“我的项目反正是没有进展,你们呢?”
“我们也没有啊……”
“刚刚是不是听到顾专员和孙老在讨论什么激光阀金属源的问题,还有什么轴承,什么气体的,也没听清楚。”
“不懂不懂,可能跟那些有关系吧。”
此时,饶是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优秀研究员,也没有意料到发生了什么。
直到。
啪——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顾明拿着一个硬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孙院士,按您的要求准备好了,您看一下。”
孙秋林院士接过硬盘,点了点头,站起身来直接说出了正题。
“我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了,直白说吧,经过研究,光刻机突破方向有了新的眉目,所以召集大家讨论一下。”
新眉目。
这个词顿时让所有人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么突然的嘛?
这就像是一个印象中母胎单身的朋友,突然告诉你自己已经结婚,孩子都生了M两个一样突然。
但众人也没有多做表示。
毕竟光刻机这种项目,这么多年来,诞生的各种突破思路数不胜数,最后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
即便这次表示找到了方向的是孙老,也很难让众人有什么心理起伏。
孙秋林院士也早猜到了大家会是这种反应,站起身来:“都安静一下,我先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随之按动手中遥控按钮。
电子屏幕亮起。
一连串的数字和字母出现在上面,旁边还有不同颜色区分的对照组,分别是摩擦系数,传动力衰减,响应时间等一系列数据。
在场众人都是和光刻机资料朝夕相处数年的人。
自然一眼就看了出来。
图表前半部分的那些数字和字母,正是光刻机准分子发射器的激光阀在工作状态下的参数。
问题出在后半部分的对照组数据上。
“后半部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