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疆的州郡地主还有进城买房的需求,那主要是因为鞑掳时常南下劫掠。
金陵完全就没有这个需求了。
那是真正的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地主老老实实的在自家地里盖上一套宅子就得了。
村里自己说了算,还不用看官府的脸色。
谁闲着没事进城买宅子!
听到苏泽的话,朱元璋也不由得微微颔首。
“确实,金陵一地有民数百万,咱这城内,实际上满打满算,也就三四十万人。”
“苏老弟你难道有办法让这城外的百姓都抢着进城置办宅子?”
“横不能从城里买宅子发金条吧?”
苏泽闻言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看似不经意的说道
“我是不能给他们发金条,但是我可以给他们旁的东西啊!”
说到这里,苏泽的脸色陡然严肃起来,也压低声音低声道
“我可以在我盘下的宅子附近,盖上全应天府最好的书院,并且这个书院,只就近招生,让附近的娃子过来读书。”
“我还可以把村子里的大夫全都请到城里来,在城里开办应天府最大的医馆!”
“甚至,我可以竖上一块招牌,每年招徕几名饱负盛名的举子来我书院之中读书,待到他们科举高中,到时候便是我这书院最响的金字招牌!”
苏泽话音刚落。
朱元璋顷刻之间便震惊在了原地。
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苏泽。
如此一来,这金陵城外的百姓,那不得跟疯了一样往京城内挤?
最关键的是。
苏泽在这个过程之中,不仅不会落下囤货居奇的骂名。
甚至还可以博一个千古美名!
因为是他,一手打造了一家名震大明的书院。
更是因为他,金陵才多了一家活人无数的医馆。
后人每次看到这家书院跟医馆的招牌时。
就会想起他苏泽的名字!
名与利。
皆入囊中!
不过想法很好,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老朱无奈的笑道
“苏老弟,你这想的倒是挺好,但是,钱从哪出?这样一来,你卖宅子或许能赚不少银子。”
“但是这书院跟医馆建起来之后,你又能赚多少银子?”
苏泽丝毫不以为意,看着老朱不由得笑道
“这个钱,自然是从买宅子的人身上来!”
“医馆、书院筹建的银子,全都从这些人的身上来!!”
“咱们赚的银子嘛,自然也是从他们的身上来。”
“你我只管漫天要价,银子的事,买宅子的人自然会替咱们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