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漫步走在街上,穿过昔日的白卦巷,来到人潮攒动的步行街。
这条街是朱元璋前阵特许试营业地街道,各种小贩均可摆摊。
本以为夜间开市会乱作一团。
却没想到,这步行街的秩序,比白日还要和谐很多。
朱樉想着,可能是逛街人的心气不一样了吧。
白天上班忙着苟活,每个人的心都崩的紧紧的。
但夜晚就不一样了,劳累了一天。
没事逛逛夜市,散散步,也散散心。
朱樉来到一个馄饨摊前,
“一碗馄饨,多加香菜。”
“得咧!”
摊主手脚麻利地端了碗馄饨,递给朱樉。
“老板,你这碗里有虫子,得清啊。”
朱樉看着碗中的馄饨,笑着说道。
“哎呦,实在抱歉,小得重新给您盛一碗。”
小贩说完,跟朱樉对视了一个眼神,这才下去。
随即,朱樉慢慢地吃完了馄饨。
这才一步三晃朝着家中走去,朱樉走到一条巷子里。
一个转身身影隐没在巷子里。
跟踪的侍卫快步上前,看见朱樉走进了一家小院中。
此时巷口一个刚收摊的大爷,颤颤巍巍地推着车子走了过来,
“唉?大爷,我向您打听点事情啊。”
侍卫从兜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对方。
大爷手中拿着银锭,连连道谢,满脸的激动。
“我向你打听一人,原是我家亲戚,叫朱樉的,您认识不?”
“朱樉?”
大爷想了一会儿,这才拍了下脑门,
“你是说樉儿,那个可怜的娃子啊。”
侍卫见到对方知道,赶紧问道,
“敢问这位大爷,他怎么了啊?”
“不瞒您说,我是来投奔他的,却记不清他具体住在何处。”
大爷叹息了一声,指了指方才朱樉进去的院子,
“喏,他家在那里。”
“这娃命苦哦,原本是投军效力的,但是他爹因为得罪大人物,被害死了。”
“这个娃啊,苦告无门,又被赶出军营,唉,天天神出鬼没的。”
“不知道要怎么活呦。”
侍卫急急地问道,
“可是魏国公府?”
“嘘!不可说,说不得呦,说了是要掉脑袋的!”
大爷赶紧制止住对方,摆了摆手,颤颤微微地离开了。
侍卫在胡同中流连了一会儿,又悄悄花钱问了朱樉的左右邻居。
这才赶紧离开复命。
待侍卫走后,朱樉慢悠悠地从院中出来,一吹口哨。
左右四方顿时涌出一批人,刚才的老头此时变成矮小精壮的中年人。
“秦王,人已经走远,我看了,再没有尾巴跟着了。”
锦衣卫回禀道。
朱樉点点头,刚才去的馄饨摊就是锦衣卫所设眼线之一。
多加香菜,就是代表有异常。
碗中有虫子,就是代表着后面多了尾巴,要戒备。
“成了,派人去趟七部,通知韩参领,今天我不过去了。”
“是,秦王,我等送您回府。”
朱樉想了想,
“不,本王要去太子府,找我大哥说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