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七十六章洪武二十三年过去了

第七十六章洪武二十三年过去了(2 / 2)

以朱元璋定下的商税,那种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商品税三十税一,而不是关乎百姓生计的商税十五税一。

其实朱元璋设计的这个条款,未必能适用在公司经营上,不过,何夕并不在乎。在何夕看来,而今最重要的是培养税收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放水养鱼,将来怎么收,怎么挑战,因地制宜,到时候再说。

然后再银行政策上也有一些调整,不是不能给这些建筑社贷款了。但是贷款手续金额乃至流程,都有很大的变化。决计不如张友直那样轻轻松松就贷款出来了。

毕竟,张友直的那些福利,都是奖励勇敢者的。是风口优势,而今事情既然要办成了。就是另外的逻辑了。

即便如此,何夕粗粗估计一下,单单赋税,明年估计能成北京城工程之中征收百万两之多。虽然是银票。但是百万两银票也是一个大数目,估计,整个大明除却苏州城之外,也只能还没有建成的北京城征收的赋税最高。

不过苏州城与北京城不一样,北京城是工商税,而苏州城名义上是田赋,但实际上是商税。毕竟如果种田的话,苏州土地再肥沃,也交不起田赋的。

只有经商,才能填补这上面的空缺。

这两者商业都很发达,但却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就现在看来,也不知道谁好谁不好。

当然了,何夕的支持也很多。如果是银子的话,朝廷拨款的数百万两银子,都已经用光了。虽然通过,辽东各厂,还有其他方面收回了相当多的银票,再有就是很多银票本身就存在银行之中。

总体上来,银票价格维持的还算好。

当然了,这也是银票流通更广泛了。别的地方不说,单单是河北,辽东两地,所谓府城之中都有银行的支行了。而且降低的开户标准,十两就可以开户了。

而北京城工地上,十万民工,每月工资最少是十几万两之多,很多工资都是通过银行转到家里的。还有贷款等利差。还没有征税,银行就已经盈利了。

这还不算投放市场的货币。

总之,大赚特赚。

而且在冬天来临之前,北京城的规划乃至地基,都已经完成了。而冬天来临之后,是不容易施工的,工地上的工作,自然告一段落了。很多百姓都回家了。但是也有一些百姓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不是别的,就是一些新造的工厂,比如砖厂,而今正在拼命的囤积砖。以备明年的使用,陶瓷厂,何夕在设计的时候,就对北京城的下水道特别重视。要用那种可以让人在其中行走大陶管,而且需要上百公里长,毕竟北京城很大,其中曲曲折折的,需要的陶管更多。

这种陶管在技术上其实还是有一定难题的。很多东西做小不容易,而做大其实也不容易。不过,在陶瓷上,这个时代中国人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从景德镇找来一些大工匠,然后配合蒸汽机等机械的使用,终于搞出了一套生产流程,不过还是比较繁琐的。生产速度不高。

好在很有工匠指出,其实并不需要全部用这种陶管,用砖也能砌出同样的通道。在修建墓道的时候,常常用这种技巧。这才算解决问题了。

不过,这样的陶管还是要生产,用再比较特殊的地方。

总体上来说,何夕这个冬天还是比较忙碌的。但是何夕知道,更忙碌的时间,应该是明年春天,明年春天,北京城的主体工程,正式开始修建。

何夕希望用一年的事情,就这一件事情做好。

就这样洪武二十三年悄悄的结束了。

最新小说: 极品假太子 大明:嘉靖修仙啦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武成年后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年轻气盛八皇子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