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这玩意在大明多数用于守城,或者是包围了敌人城池之后,运过来大炮,把城门轰开。
将其作为一类独立兵种,编配到战阵之中,此时是不存在,
现在,朱允炆明确要求了,不仅要组建火铳队,还要组建大炮队,还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瑞安军。
至于特种兵方面,朱允炆的要求更严格,要求在四十万京营大军中,选拔四千精锐进行特训,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
兵部尚书茹良玉看着这一份近万字的文书,手微微颤抖起来,抬头看着铁铉,只见铁铉脸上的震惊之色尚未消退,满眼都是钦佩与赞赏。
“这,真的是陛下所作?”
茹良玉不敢想象。
当今陛下,真若有如此见地,那大明文昌武盛,将会出现!
真正的盛世,也将来临!
而到时候,自己的名字必然会留在史书之上!
铁铉逐渐恢复了镇定,重重点了点头,忍不住地赞叹道:“陛下此举,必然可行,强军之道,也必然在我等手中完成。我现在才明白,这才是陛下裁军十万的真正底气!”
茹良玉低头看了一眼新兵之策,微微摇头,说道:“我茹良玉作兵部尚书近十年,从未听闻过如此真知灼见。如今陛下先是推行内阁,整肃朝纲,又是推行新兵之策,锤炼新军。看来,我们这位陛下,所虑极远。”
铁铉将文书收了起来,严肃地茹良玉,说道:“此事,还需与魏国公商议。”
“魏国公?只有魏国公?”
茹良玉吃了一惊。
铁铉看着茹良玉,也陡然明白了过来。
按理说,陛下虽然信任魏国公徐辉祖,但也不应该嫌弃曹国公李九江才是,但陛下,竟丝毫没提起过李九江。
这意味着,李九江并不得圣心。
铁铉微皱眉头,说道:“我等遵圣上旨意便是,至于其他,并非我兵部可以过问。”
五军都督府的明争暗斗,还波及不到兵部。
铁铉并不想参与其中,只想尽早细化新兵之策,训练京营大军。
武英殿,偏殿。
朱允炆按照记忆,将世界地图简单地绘制了一番,看着南美洲的方向,目光又转向了欧洲方向。
英法百年战争应该还在打吧?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再过几十年,大航海时代便会拉开帷幕。
留给大明的时间,并不多了。朱允炆清楚,若是不重视海军,不重视航海,四百多年后,中国便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那时,外国人在中国的大地之上,烧杀抢掠,为所欲为!
这样的历史,朱允炆不想再让它发生。
只是,想要远航可不容易。
一个最大的因素,便是缺钱。
朱允炆去过内库,里面东西虽然充盈,但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内库是皇帝私有财产,严格来说,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因为在朱元璋时期,老朱想着,天下都是老子的,还需要设置私房钱不成?
画蛇添足!
“人君以四海为家,固天下之财为天下之用,可以公私之别?太宗,宋之明君,亦复如此!”
这是朱元璋的原话。
朱元璋认为,宋朝灭亡与皇室设置内库,将国家之财用于“私财”有关。
所以明代初期的内库,实际上是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