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看了一眼江安,江安带太监走了出去,关上了门。
李九江见再无外人,连忙跪下,说道:“陛下,请恕臣无礼之罪!”
“如何无礼?”
朱允炆淡然问道。
李九江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奏折,跪着向前移动,将奏折放在了朱允炆身前两步的位置,然后又跪了回去,说道:“臣有无礼之言!”
朱允炆拿起奏折,扫了几眼,说道:“燕王有二心?你这是离间我们叔侄关系啊!”
李九江猛地叩头,喊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臣曾安排李增枝,秘密与燕王接触,发现此人仗着手中兵马,觊觎大宝,若陛下不早行削藩之事,恐有祸乱!”
“呵呵,不过几万兵马而已,还翻不起什么浪花。”朱允炆将奏折放至一旁,然后对李九江说道:“你还提到了徐辉祖,你认为徐辉祖此人,忠心吗?”
李九江眼神微微一眯,连忙说道:“臣认为,魏国公聪敏豁达,能力非凡,统御极强,是武勋之首,其必然是忠诚于陛下的。只是……中山王府与燕王,并非只是联姻关系,其私交,也甚是密切……还望陛下,多多留心。”
夸赞在前,贬低在后。
先扬后抑,直击肺腑。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啊。
若朱允炆真的是历史上的建文帝,就这一番话,就足以不敢用徐辉祖,起码不敢将绝对主力交给徐辉祖。
可朱允炆知道历史,知道徐辉祖是死忠于建文帝的,至死,忠心不改!
而眼前的李九江,却是个无耻的叛徒!
“朕——知道了。”
朱允炆起身,对李九江凝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遮挡住李九江的视线,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奏折,将李九江的奏折藏了起来,然后站起来,拿着奏折,走向一旁的油灯旁,将奏折点燃,看向李九江说道:“我们是一家人,朕指望你立大功。”
李九江惊喜,连忙叩头,表达忠心,看着奏折烧成灰烬,舒了一口气。
朱允炆示意李九江坐下来,然后拿出了广东的奏报,交给了李九江,说道:“其实,广州并没有多少海匪。”
李九江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但依旧故作惊讶地看着朱允炆,问道:“那陛下为何……”
朱允炆哈哈一笑,说道:“因为朕派你去广州,不止是打击海匪,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否则,朕怎么可能会派你前去广州。”
李九江心中惊喜,怪不得陛下安排自己去海南,原来是有大任务,自己还以为陛下在坑自己……
“还请陛下示下。”
“打造海船,组建海军。”
“海军?”
李九江眨了眨眼,不知所以地看着朱允炆。
大明什么时候有海军的说法了?
不是一直都是大明水师吗?
朱允炆明眸,肃然道:“朕要一支可以远航大海的海军船队!广州临海,造船业发达,且远航经验丰富,海图想来也是有的。你到广州之后,明面上是打击海匪,实际上,需要帮朕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李九江依旧不明白。
有大明水师不就够了?
远航大海?
大海深处能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