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杜王氏放下手中的端着的盆,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置办年货?你的响钱下来了?”

杜大河摇头说:“没有,但是昨天上峰委派了任务,你儿子我表现好,得上峰赏识,便赏了你儿子一些。”随后又煞有其事的提醒道:“娘,你千万不要到处乱说,尤其是成叔,会惹出邻里矛盾的。”

杜王氏震惊,自己的儿子就当了一年的兵竟然如此出息,被上官赏识了!

杜王氏听候咯咯地笑了一副了然的表情:“放心吧儿子,为娘明白!”

“对了娘,小妹呢?”杜大河问到。

“一大早就和几个丫头出门去挑野菜呢,这会功夫应该在村东头地里。”杜王氏笑道。

“哦,娘,我去把叫小妹回来。”杜大河笑着招呼了一声。

小妹杜小娥是个勤快的小姑娘,在这青黄不接贫苦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的时代,是真正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去吧”杜王氏笑着摆手道。

杜大河出了院子,来到村东田间地头。

田间地头,杜小娥正和几个同村小姐妹背着箩筐埋头挑着野菜。有说有笑时不时地传来几声银铃般的笑声。

“小妹!”杜大河笑着喊了一句。

几个小丫头听后抬头纷纷寻声望向他。

“哥!”

杜小娥满脸的惊讶,丢下手中的镰刀欢喜的跑向他。

杜大河快步迎了上去被一把抱住了胳膊。

“哥,你咋回来了?”杜小娥清秀的小脸乐开了花。

“大河哥,好。”

同村的几个小丫头也欢快的打招呼。

“好好好”杜大河笑着一一回应。

“哥,你还没说你咋回来的呢?”杜小娥不依的晃着他的手。

杜大河宠溺的摸着杜小娥的头笑道:“你哥我没事就不能回来看看自己可爱的妹妹吗?”

“哥~”当着这么多小姐妹的面被这么说有些害羞。

见杜小娥这般模样也不再说笑,把和杜王氏的那套说辞对她也说了一边,有外人在场只是没提赏钱与置办年货的事。

杜小娥满脸的惊喜:“哥,想不到巡检大人这么重视你啊,看来你要出息了!”

“哈哈哈,”杜大河笑了:“那还用说。”

周围的几个小丫头也跟着抿嘴的笑了。

又说了会话,便和几个同村的小丫头道了别往家走。

路上杜小娥问东问西,有说有笑。

当得知大哥要带着自己进城置办年货时,更是高兴地像只欢快的蝴蝶。

看着比自己小两岁妹妹如此的青春活力,杜大河内心很是欣慰。

想到刚穿越那会杜小娥才岁,母亲杜王氏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想以换亲方式将小妹嫁出去,给岁的他说门亲事。

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也是的,对这种荒唐的事居然还默认了,完全不顾及一旁抹眼泪的亲妹妹,用哀求的目光想让疼她的哥哥,站出来为她说句话。

这简直就是畜生不如!

如果不是后世的杜大河及时魂穿过来极力阻止,这种坑害自己亲妹妹的荒唐事,就真的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前尘往事真是历历在目啊。

回到家杜大河将肩上的箩筐放下,两人又收拾一番和杜王氏说了声,便出了院子。

沭城离小王村约有十一里的路。

杜小娥一路上拉着哥哥的手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十一里路走了有半个多时辰,临近中午才到县城沭城。

沭城,历来有船城一说,万历年间,有知县杜从心,察看旧城垣发现沭城土城墙东西狭长,南北扁窄,整个城的形状正好象一条大船,他当时就戏称沭城为“船城”,并且写下这样的一句诗曰:“而今连堡三门外,一路围墙似航船。”

杜知县认为沭城处在沂、沭河的下游,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县城要想不吃水涝之苦,必须避开洪水。

至于怎么避法?杜县令当即按照前任知县把县城构筑成船形的做法,让城如船一般泊在水上。

于是杜知县便改建土城为砖城,城墙周围长米、高.米,并且建了正东、正西、正南三座大门,没有北门,他觉得既然东西又窄又长,那么北部城墙就是这只大船的船底子。

在船底子上开门,岂不是引水入船?所以忌讳建北城门。

于是杜从心的说法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并传播开来,到最后愈传愈远,从此,沭城便有了“船城”的称号。

清朝的城置有有县衙门,各种庙宇,各种县仓库房,还有书院和校场。

最新小说: 毁童话:开局大灰狼,力挺小红帽 四合院:捡漏从养孩子开始 大宋:刘备竟然穿越成了赵构 超神:开局融合世界符文! 刷美漫短视频:奥丁人麻了 骑士:谁把浮将军剧本给E总的 一分没花,你侯亮平抓我? 人在奥特:我加坦杰厄,变成了光 三国:皇甫军校,开局大雪龙骑 影视:力挺乔晶晶,黄亦玫求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