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何小军等人脸上的神情,都带着一丝遗憾。
艾长安不为所动,默默捡起地上的锉刀。
刘一锉盯着自己那双颤抖的双手,给自己鼓劲:“老汉,争口气!”
紧接着,他握紧拳头,眼神都变得犀利不少。
感受到他的气场变化,场内瞬间安静。
“这是干嘛呢?”
见刘一锉迟迟不下手,何小军满脸困惑。
站在一旁的刘国庆,解释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钳工的基本功。”
“螺栓的精度够不够,完全取决于刀磨得好不好。”
只见刘一锉,手拿锉刀,对着角磨机反复打磨。
直到一定角度,对着光线细看。
“可以了。”
他的语气非常平静,犹如冬日湖面,激不起一丝涟漪。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聚精会神观望,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上螺栓、调角度、摇动把杆、启动机器,一气呵成。
接着,他卷起袖子,又用手工打磨棒,进行细致处理。
取下打磨好的螺栓,刘一锉对着阳光方向,用肉眼仔细目测。
不到半分钟,他满脸自信,只说了一个字:“测!”
老钳工刘奇志,主动申请测量工作。
众人屏住呼吸,等待着结果。
“大径.,合格。”
大家纷纷侧目,对于刘一锉大师的看法瞬间变了。
最关键的还是这中径,老是有误差。
不知这次,能不能成功!
众人的心,再次提了提。
老钳工刘奇志,这次反复测量许久,额头上的汗珠直冒。
他提了提眼镜,在众人热诚的目光下,起身,声音颤抖道:“中径,4.!”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已经忘却中径的测量范围。
不敢肯定。
直到艾长安大吼:“合格!”
全场沸腾。
所有人欢呼。
止不住的掌声。
大学生们更是傻眼。
就连徐驰都跟着称赞,“一次就能做出精度这么标准的螺栓,太不可思议了。”
艾长安握住刘一锉大师的手,眼里充满感激。
“师公,谢谢您,华汽谢谢您!”
徐驰举起那枚螺栓,阳光下,它异常耀眼。
它不再是一颗螺栓,而是华汽全体上下,最大的定心丸!
而牧云,站在人群中,感受到来自十年代的信念,和老师傅那股坚定意志,内心感触颇深,这就是华夏独有的匠人精神!
PS:原剧很多出彩的地方,我就没有做太大的改动。另外,主角的设备也快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