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元宵刚过。
赵云来派人来报,鲜卑中部残留的鲜卑人聚集了万人除夕夜偷袭了雁门郡。
雁门郡守军军力不足四处求救,赵云当时刚好在代郡休整过冬,收到守将的求援便帅五千精骑救援雁门郡。
奈何冬天道路积雪深厚,行军速度缓慢,当赵云赶到雁门郡时为时已晚,雁门郡一杯鲜卑攻破,关内守城军官和庶人尽数被俘。
赵云沿着鲜卑人留下的痕迹追击三百里大破鲜卑大军,现在正带着救回来的雁门郡守军和鲜卑俘虏往蓟县而来。
郭恒听完汇报,大吃一惊!
鲜卑真的是穷途末路了么?
冬天都出来偷袭,不过这次鲜卑很聪明,懂得在汉人的除夕哪天偷袭。
鲜卑人确实是弹尽粮绝了,鲜卑大军出征匈奴时征调了大量的牛羊。
进攻不利,又进行第二次征调,却全被郭恒三路大军截获。
整个鲜卑又被郭恒大军打得创穷百孔。
本来鲜卑就缺少食物,所以才每年都要四处劫掠来给部落补充食物,经过郭恒的蹂躏剩余的鲜卑人冬天都过不了,饿死冻死无数。
鲜卑人无奈只能冬天都外出劫掠,幽州是郭恒的地盘他们不敢来,所以这次跑并州雁门郡去了。
三日后。
赵云率领部下押着一万鲜卑俘虏和解救出来的雁门郡守军、平民来到了蓟县。
郭恒带着贾诩、郭嘉、典韦等人出城迎接了赵云。
“子龙,见过主公!”
赵云见郭恒出门迎接自己感动道。
“恭喜子龙,大胜而归,子龙辛苦了!”
郭恒赞赏道。
“我已经备好酒菜,今日为子龙庆功!走随我回刺史府。”
郭恒拉过子龙的手就要往刺史府走去。
此时在赵云身后不远处,张辽、高顺羡慕的看着赵云。
羡慕赵云能遇到这种主公。
郭恒的大名现在早已传遍了整个大汉,知人善任,只要你有才华来到郭恒这都能得到大展拳脚的机会。
加上郭恒年仅岁,就以三万铁骑大破鲜卑四十万,更是亲帅五千骑兵孤军深入大破鲜卑弹汗山,卫青、霍去病也不过如此吧?
这样的英雄谁不钦佩,谁不尊重,身为武将谁不想追随这样的统帅?
张辽出生时,塞外的胡人已经在檀石槐的统治下而变得非常强盛。
因此,张辽所在的雁门郡经常遭到胡人的杀掠洗劫。
熹平六年(年),雁门郡的军民曾与一些匈奴人联合反攻檀石槐,却大败而还,死伤惨重。
张辽自幼就经历了大量的边塞战乱,内心非常痛恨鲜卑人,立志要带领大军屠尽鲜卑人。
高顺的经历和张辽差不多,所以他们成为了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
奈何自己的主公丁原一心只想着如何当大官,对并州的胡人之害压根就不上心。
张辽、高顺多次建议丁原,趁着郭恒大败鲜卑之际出兵征伐并州境外的鲜卑部落,却屡遭拒绝。
这次鲜卑来袭,雁门郡守军不足,多次向丁原求支援,丁原却以冬天难以行军为由,无法支援。
让雁门郡自行斟酌,不行扔下百姓,撤军保存实力。
这种行径让高顺、张辽对丁原失望至极,心生离意。
之后便是赵云帅军前来追击三百里大大破鲜卑,解救了雁门郡的守军和平民。
高顺、张辽无心再返回并州,所以跟着赵云来了蓟县。
郭恒想拉着赵云返回刺史府,却被赵云叫住道:
“主公,这次能轻松的大破鲜卑,这两位将军功不可没!”
赵云把高顺、张辽带来郭恒近前。
“主公,这位是高顺,高将军。”
“这位是张辽,张将军。”
此次多亏两位将军,在我大军进攻鲜卑人时,带领被俘的雁门郡守军突然发难。
抢过鲜卑人武器战马,与我对鲜卑人进行了首尾夹击,使鲜卑人无法首尾相顾陷入混乱,我军方能轻松大破鲜卑。
“张辽、高顺?”
郭恒非常激动,忍不住叫出了声音。
赵云非常疑惑,自己主公认识高顺、张辽?
忍不住问郭恒,道:
“主公认得两位将军?”
“呃...”
“听闻过,听闻过...”
郭恒吞吞吐吐道。
总不能说是在后世历史和电视中知道这两个是牛人吧?
“郭某,听人言,雁门关的高将军、张将军都是勇武过人且饱读兵书之人。”
“今日能与两位将军相遇,真是三生有幸!”
郭恒瞎编一通,应付过去。
“郭刺史谬赞了,我二人愧不敢当,此次多亏赵将军领军相助,我等才能免去屈辱,大恩日后定然厚报。我二人代表雁门郡守军和百姓谢过郭刺史和赵将军!”
高顺和张辽对着郭恒、赵云躬身道。
郭恒连忙上前扶住二人,豪爽道:
“都是大汉子民,相扶相持,一致抗击外敌,二位将军无需客气!”
“我已在府上备好酒菜,不知二位将军肯赏脸同饮几杯否?”
高顺、张辽都是军旅出生,也不做作,朗声道:
“敢不尊命。”
郭恒大笑道:
“哈哈...郭某就喜欢二位将军这种性格,走随我喝酒去!”
说完,郭恒拉着赵云、高顺、张辽等众人跨步往刺史府而去。
进入府内,安排高顺、张辽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