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飞眼三国 > 品茶论英雄

品茶论英雄(2 / 2)

《荈赋》详述了自茶树生长至茶叶饮用的全部过程。

从“灵山惟岳”到“受甘霖之霄降”是写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及条件。

自“月惟初秋”至“是采是求”描写了尽管在初秋季节,茶农也不辞辛劳地结伴采茶的情景。

写到烹茶所用之水当为“清流”,所用茶具,无论精粗,都采用“东隅”(东南地带)所产的陶瓷。

如法炮制,烹出的茶汤有“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艺术美感。

饮茶后会得到“调神和内,倦解慵除”的奇妙功效。

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隐于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荈赋》,成于晋。

“灵山惟岳”指的是秦岭。

“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提示所用之水取自岷江流域。

这充分说明,三国时期饮茶在蜀汉之地已非常流行了。

末世吴主孙皓喜欢大宴群臣,宾客们至少都要饮七升酒。大臣韦曜的酒量只有二升,孙皓对他破例,担心他因不胜酒力而出洋相,就偷偷赐给他茶来代替酒。

以茶代酒的根源找到了,现在酒场上不流行以茶代酒,因为那理由不是“开车了”就是“吃头孢了”,双方都无聊。

前面说过,茶,起源于上古,神农的时候就有了茶。

神农尝百草中毒,茶解之。

那时候,五谷和杂草,药物和百花混杂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能治病,哪些会要命,谁也不知道。

神农氏不惜自身安危,亲尝各种木,以辨其味,以明其效。

一日,他尝到一种草叶,口干舌麻,头晕目眩,全身乏力。

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稍事休憩。

一阵风过,他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翠绿的叶子冉冉落下,树叶青嫩可爱,气味芳芬。

始于习惯,他就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品尝。此物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

食后气味清香,舌底生律,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神农氏由此断定此物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解毒的功效,于是茶被发现了。

蜀汉时期最牛的茶人是诸葛亮,称“茶祖”。这肯定是后来卖茶者讲故事加持的,因为茶圣称号已经被几百年后的陆羽占用了。

将诸葛亮奉为茶祖的,主要是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

孟获第七次反叛了,诸葛亮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七擒孟获。

离开西洱河,沿哀牢山南进途,由桃花江畔的桃叶渡口过江。

天有不测风云,江中瘴气凸起,士兵们纷纷中毒晕倒,生命垂危。

诸葛亮苦思冥想,眼前闪现出一部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遇荼而解之。”

终于找到了瘴气的解药——茶叶。

诸葛亮让人将茶叶烹煮后,将茶汤给晕倒的士兵喝下。士兵连喝两天,恢复了过来,精神比以前更加饱满。

诸葛亮看到茶叶如此神效,即命王平、吕凯率军士以当地蛮濮人为向导,到哀牢山中采购。赵云、魏延率兵过江后,分兵两路围歼蛮兵,于盘蛇谷第七次擒住孟获,终于平定南中。

另有说法,诸葛亮率兵到云南勐海的南糯山,士兵们因水土不服,很多都得了眼疾。

诸葛亮便把一根拐杖插到山上,变成了一棵茶树,他教士兵们采茶叶煮水喝,然后眼疾就好了。

诸葛亮学把种茶之法传授给当地人,人们开始食茶、饮茶,以茶生计,生活得到了改善。

为了纪念诸葛亮,当地人把他奉为“茶祖”,把南糯山称为“孔明山”,把茶树称作“孔明树”。

人民太热爱诸葛亮了,因为他品格高尚。

因为爱他,以他命名茶山、茶树,这样茶会更好卖些。

最新小说: 大明:富士山封禅,聊天群才来! 光之国:我天空之光,吉普车教学 祁同伟义父,杀侯亮平,毙沙家帮 大明:治理倭患,收个小弟戚继光 人在迪迦:开局被队长偷听心声 缅北归来!毙侯亮平,毁沙家帮! 都市:灵魂密码 超星神里路过的假面骑士。 拳愿刃牙:开局绑定刃牙模板 曝光十大顶级强者!从只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