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屋内,崔珲和素衣女子相对而坐。
吃着釜里面煮的粥。
不知道是因为饿的太狠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崔珲吃的津津有味,对粥里混合一起煮着的野菜和肉类大加赞赏。
素衣女子朱唇微启,轻咽肉粥,一双美目却不时地在崔珲的脸上身上流转。
崔珲一边大口吃着肉粥,一边在心中暗自琢磨。
据他所知,大唐贞观年间,刚刚经历了隋末唐初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道烟尘的战火洗礼。
百姓的日子普遍过得都苦巴巴的。
怎么眼前这个素衣女子居然可以过得如此富足?
非但有肉粥可以吃,而且看起来,也不是那种想象中骨瘦如柴的模样?
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偏僻之地,眼前这个素衣女子又靠什么维持生计?
如此这般想着,崔珲不免有些走神。
素衣女子轻轻说了两句话,崔珲都没有听见。
等他蓦然回过神之时,急忙愕然道:“什么?”
素衣女子又说了一遍。
这下崔珲听明白了,原来素衣女子说的大概就是,她从未见过像他一样长得这么高大魁伟的人。
崔珲不由得暗暗发笑。
想来眼下的大唐男子个子普遍都比较矮,不像自己足足有将近两米的身高。
于是他便顺嘴说道:“我叫崔珲,敢问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呢?”
素衣女子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听懂。
崔珲又说了几遍之后,素衣女子这下终于听懂了。
素衣女子说道:“奴家是喜,榆树里的人都叫奴家喜娘。”
这下轮到崔珲听不懂了。
几经解释以后,崔珲终于弄明白了。
原来眼前这个素衣女子没有姓,只有名,就叫做喜。
这让崔珲有点疑惑,大唐贞观年间,难道还有人家没有姓氏吗?
不过他对大唐的历史并不是十分了解,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两人吃罢了饭,反正闲来无事,崔珲便去外面准备先把那头老虎给处理了。
接过喜娘递过来的青铜小刀,崔珲愣了一下,这玩意儿能用?
简单试了一下,小刀倒也算得上锋利。
于是崔珲便一边剥皮,一边同喜娘闲聊着。
喜娘也愿意同崔珲说话,只是时不时看看眼前的老虎,又时不时看向崔珲,美目中秋波流转。
老虎再大,也总有肢解完的时候。
在这期间,崔珲和喜娘两人谁也不愿意停止交谈。
就在听不懂,重复讲,再听不懂,再重复讲的过程中。
两人终于差不多能明白对方话语中九分的意思。
这时候,崔珲终于问起了喜娘个人方面的一些问题。
喜娘顿时一张俏脸就红透了,从脸颊一下子红到耳根。
顿了顿,喜娘垂手低声道:“奴家本是嫁给了季,只是尚未及礼,季便被人捉去当了征夫,亭上同伍的人捎信告诉奴家说,季死在了长平。”
长平?
那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吗?
只是这长平之战,貌似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略决战。
可是那是秦昭王时期的事情啊!貌似和他所穿越的大唐根本就不沾边!
于是崔珲急急地问道:“喜娘你说的可是长平之战?”
喜娘犹犹豫豫地说道:“奴家不知道。奴家只是在亭上听人说,那个大恶人坑杀了数十万征夫。”
我尼玛!
崔珲顿时就愣住了,心中瞬间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战斗发生在长平,坑杀了数十万征夫?
在历史上能够对上号的,恐怕就只有长平之战的秦将白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