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元璋同意入股,陈寒也是很高兴。
他拉这些有权势的人入股,就是为了带动更多的有钱人来消费。
军需官认识的人不得都是非富即贵啊。
“那就诚惠五百两!!”陈寒伸出了手。
朱元璋一听又是五百两吓了一跳。
“你个奸商,咱没带这么多!”朱元璋气哼哼的。
刚刚给了四百两。
又要五百两。
他就是皇帝也没这么多钱。
这可都是他的内帑银子。
“老黄,那你身上有多少,你总得先给点定金,这是规矩,空口说白话可不行,我还要拉其他人入股,你这么搞,不合适!”陈寒也是没办法。
朱元璋不情不愿地掏了掏,只有一张一百贯的大明宝钞了。
“咱就一百贯了!”说着拍在了桌子上。
陈寒接了过来:“那也行,算你入股的定金,股本一成!”
“一成?”朱元璋更是吓一跳:“你个奸商,你不早说,五百两银子一成股本,你真是抢钱啊!”
陈寒拉住他:“老黄,我再给你算笔账。”
“假定我们这里是一天一百两,那一月就是三千两,一年可就有三万六千两!”
“你一成的股本,年底分红也是三百六十两!”
“不到两年你就能回本!”
朱元璋一算好像是。
“再有,咱可不是在京师开这么一家,而是以后要在全天下四处开枝散叶。”
“那时候你想想一天可能就是现在的十倍。”
“而你一年的分红可能是三千六百两。”
朱元璋在听完了这话之后眼睛里就冒出了铜钱的光芒。
“老黄,这不是投资现在,而是投资未来!”
“投资是你的子孙后代!”
“你说投资子孙后代了,五百两多吗?”
陈寒的这番忽悠让朱元璋眼冒金星。
“真可以做到这一步?”朱元璋问。
陈寒点头。
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更加的幸福。
而陈寒的这个办法好像能够一劳永逸啊。
“那行,咱尽快给你把银子凑起来。”朱元璋也是被忽悠的最后加入了这只队伍。
陈寒一笑:“对了,老黄作为朋友我可是劝你一句,能把宝钞换成金银就尽量换!”
朱元璋眼神一凛:“怎么说?”
大明宝钞一直都是他自认为的得意之作。
解决了很多商人不便携带大额钱财做生意的困境。
这是好东西。
陈寒为何这般的忧心忡忡。
“咱们的这位皇帝陛下啊,心思是好的,但是他不懂金融,没有任何背书的纸钞的信用就是朝廷。”
“可是你觉得皇帝陛下发现可以随便印钱的便利之后,还会在乎其他的?”
陈寒可是太了解在古代皇权的强大,可以目空一切。
朝廷一旦发现通过随意印发纸币能悄无声息掠取民间财富之时,还会在乎纸币发行量要与社会财富相匹配这种基本道理?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大明宝钞的信用从发行之日起,就开始在贬值。
到大明宣德年间,几十年内而已,大明宝钞被朝廷当做了掠夺天下财富的工具,而随意的印制。
最后大明宝钞疯狂贬值,失去信誉,退出市场。
所以陈寒才提醒朱元璋尽量不要用宝钞。
朱元璋不屑。
这是他推行的金融政策,岂能轻易的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