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笨,我都看明白了。”
安庆公主抱着食盒,开心地笑道:“因为赤山县有李爷呗。”
“李爷教他们挣钱,他们挣到钱当然过得开心。”
朱标摇摇头,说出自己的看法。
“商人不事生产,商人挣到的钱也是从其他人身上挣到的。”
“赤山县有人挣钱,其他人的钱被挣走了。”
“挣到钱的人肯定开心,钱被挣走的人肯定不开心。”
朱元璋叹气道:“标儿的话,也是咱的心忧。”
“这李玉太无法无天。”
“七年时间,他一人就挣下亿万白银。”
“给他七十年,这天下的白银黄金岂不是全被他拿走了!”
坐在角落的候二突然举手。
“老爷,您说的不对。”
朱元璋带着候二,是看候二聪明伶俐,值得培养。
他的琉璃产业不能全靠着李玉的人手。
皇家做生意与民争利,不是什么佳话。
不能安排朝廷的人打理生意,朱家的人没几个善于商事。
朱元璋准备培养候二,日后让其负责琉璃产业。
“李爷上课说过这个问题。”
“天下钱财,不是你拿走一分就有少一分。”
“而是你用一分,天下的钱财便多了一分,你用的越多,天下的钱财就越多。”
朱元璋几人面面相觑。
这是歪理吧?
白银黄金就这么多,你拿走一分,肯定是少了一分。
不可能有越用越多这个道理。
“可惜小的不是举人进士老爷。”
候二叹息,道:“这些道理,李爷只会讲给那些举人进士老爷听。”
“小的这些人学识不够,只能学一些简单的课程。”
候二想到刘德来。
提醒道:“老爷,刘德来是进士老爷,他肯定说的明白。”
安宁公主好奇道:“候二,你在书院学的什么?”
“小的主学账房,兼学商业。”
“学账房?算账么?”
大明的书院,除开官方的国子监、社学之外,其他书院很是自由,教授内容都是自己拟定,各不相同。
但大多还是教授一些经史子集。
朱标第一次听说书院教账房的。
“算账是算学的,账房可比算学难多了。”
候二摸摸头,想着怎么组织语言。
“我们学的账房,要学算账,做账,做预算,做成本分析,好多内容。”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
让候二仔细说说。
候二说的好些内容,朱元璋几人是懂非懂,有时候还得候二举例子再三解释。
马车一路前行。
朱元璋听得精精有味。
约么两个多时辰,才在天黑之前,赶到应天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