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也清楚这点。”
“即便咱闺女喜欢李玉,她也敢做出出格的事。”
边上朱标大气都不敢出。
估摸朱元璋已经将房子查探了一遍。
李府的管家,李青带着一队侍女进来。
“朱老爷,这队侍女留着您使唤。”
“房间有些新奇的若是不懂,您可以问他们。”
朱元璋点点头,问道:“你是李府的管家?”
“小的李青,朱老爷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李青原本是李氏一族不多的读书人。
勤勤恳恳攻读大半辈子,也就考了个秀才的身份。
结果。
元末大乱,李青也只能回到村里当了族长。
后来李玉发迹后,就安排李青做了管家。
“姓李,你也是李氏一族的人?”
朱元璋好奇道:“能说说,你们李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去书院读书么?”
进了李府。
朱元璋又发现一个大问题。
李氏一族的孩童,居然没在李氏书院读书!
要知道。
李玉立下书楼,书楼中两万多本书记载的各种闻所未闻的学识。
李氏的书院,教人读书,教授的都是些特殊的本事。
这些学识,都是常人不可求的。
学好了,虽不能考科举当官。
但足以让人发家致富。
书楼的书,李氏书院都对外开放,任人学习。
偏偏李氏一族自家人不学!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李氏一族,李玉,瞧不上这些“学识”。
不用想,李家人教授的学识,肯定比书楼,书院的更重要!
不弄清楚李氏一族学的什么。
朱元璋心里不安。
“这都是李爷的安排,小的也不懂。”
李青原本是李氏一族少有的见过市面的人,哪里不懂。
他李青的两孙子都在“李氏学堂”读书勒。
李氏书院,教的都是速成的本事,都是将来的“打工人”。
李氏学堂,在李府内部,只接收李氏亲族。
教授的都是真正的本事。
事关李氏一族的传承。
即便朱元璋等人都住进这迎客楼,也没资格知道这等机密。
李青嘴严的很,任凭朱元璋问各种问题,都是回一句“都是李爷的安排”。
朱元璋问的不耐烦了,只能让李青离去。
“这李家的人,嘴真够严实的。”
朱元璋朝朱标招招手,吩咐道:“标儿,给你一个任务。”
“务必给咱弄清楚,这李氏一族的学堂,有多少学童,夫子都有谁,都教授什么书?”
朱标点点头,表示理解。
“我想也知道李氏一族到底学的什么,居然连发家致富的本事都看不上。”
书楼的书被朱元璋当成稀世珍宝,不愿与人分享。
李玉还瞧不上。
不稀让自家族人学。
朱标也想知道李家人到底学的什么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