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将货物卸下。
李玉再次上台。
“不多介绍了,反正都是亏本卖给你们。”
“哈哈……”
“多谢李爷恩典!”
“这次,不知道李爷准备亏多少?”
“少说一个亿吧?”
台下前端三百多人已经半举着手牌,迫不及待了。
“好了。”
“号物品,照例是新技术。”
“每人都可以买,不强求。”
“新的印刷术,新的油墨配方,可铅板雕刻,可手写反复印刷……”
“一份五百俩,有兴趣的找李环。”
……
几件小技术近乎免费送人。
李玉才拿出为朱元璋准备的杀手锏。
“干货来了。”
“号物品,优产种子,水稻、玉米、小麦、三种各十吨。”
“亩产都超过现今的三五倍以上,若是严格按照标准种植,产量能达到十倍以上。”
优产种子!
亩产都在现今三五倍以上!
朱元璋激动的差点站了起来。
大明难啊!
最难的在哪方面?
缺人、缺粮!
元末乱世刚结束。
多年的战乱,中原大地人口流失严重,大量的土地荒芜。
为了解决问题。
朱元璋甚至在洪武三年,也就是十年前,下令迁移百姓。
大量的山西百姓迁移到河南、河北、山东……
即便采取种种措施。
人口少、粮食短缺,仍是大明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粮食。
缺粮,百姓都难以生存,更不会多生孩子。
在朱元璋看来,这批优产种子,比千万两黄金、白银更重要!
现在还是三月。
这批粮种还正好来得及种下去!
李玉抬起头,目光扫过朱元璋。
宣布道:“起拍价,一千两白银!封顶价一百万两白银!”
“这批货物我老朱要了!”
朱元璋起身,举着牌子大声威胁道:“咱老朱是朱家天子家的穷亲戚。”
“粮种事关社稷,你们谁也别和咱老朱争!”
这人!
真黑!
都搬出朱家天子了,谁还敢跟你抢。
李玉戏谑道:“老朱,一百万两白银,你拿得出来吗?”
别人不清楚老朱的底细。
李玉还不清楚。
这厮这趟基本空手来的。
还指望卖了琉璃,才能过点富裕日子。
这也是李玉的戏言。
李玉要的就是挥手朱元璋手中的黄金白银,转化成玄黄财气。
“哼!”
“小瞧咱。”
“明儿个,咱亲自把银子抬到你府上!”
琉璃都已经被人定下了一大半,朱元璋有足够底气。
“可惜。”
“朱老爷子都抬出天家了,估计也没人敢和天家抢东西。”
李玉宣布道:“这批货物就是您朱老爷子的了。”
一百万两白银,
合计黄金才不到万两。
也就不到万财气值。
还不够买个小型发电站的。
这还是李玉没想多宰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