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朱元璋又不想给分红啦 > 第四十四章:跟一个死人,无需计较

第四十四章:跟一个死人,无需计较(1 / 2)

古语有言: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族。

俗话也有说:铁打的王朝,流水的世家。

他朱元璋成了皇帝后,对这些话理解的更深刻!

唐宋元以来,所谓的门阀、士族、世家的确都被肢解了。

但这些被肢解的门阀、世家只是分散的更细,更不引人注目。

他们大部分人,几百年传承下来,都成了大地主,大士绅。

世家、门阀消失,士绅、地主、士人又集合起来,形成新的官僚集团,最终又演变成相权。

如宋、元两朝,相权数次压制了皇权!

即便朱元璋,也是费尽心力,前两月才弄死了胡惟庸,取消宰相职位,收拢相权。

相权归于皇权。

但一应政令还得需六部官员下达执行。

他朱元璋能压制六部官员,但未来的皇帝未必能压制住六部官员。

别看朱元璋对百官生杀予夺,好似威风凛凛。

实则,朱元璋如履薄冰,无时无刻不想着削弱文人、士绅的力量。

这大明之前。

唐、宋、元每一个读书人,每一个官员,就没有贫户出身的!

及如李玉。

看似平民,一村子的李姓亲缘关系,能说是真正的平民么。

这李玉,一朝起势,还不是统合一族,成为现今的赤山县李氏一族!

最后,这李玉不又是从平民变成了赤山县的士绅!

说句大不敬的话。

他李氏一族不犯禁,凭借书楼、书院的知识,足以传承百代!

论传世传承,朱家的学识比皇权都安稳!

他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

罢黜宰相,成立社学。

下旨今“京师及郡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宜令有司更置社学,适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庶可导民善俗也。”

“人生岁入其小者闾巷之学也。十五岁入其大者王宫之学也。”

前者令各郡县、乡村都得办学堂,令所有人都能读书识字。

后者令岁小孩入村、乡学,十五岁入州府官学。

又准许私人办理学院。

为的,就是打破士绅、地主对知识的垄断!

为的,就是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李家,李氏一族,这种远超前贤的学识,不能任由李氏一族垄断。

必须由皇族掌控。

朱元璋这是眼红啊!

“哈哈……”

安庆还未过门,就打心眼里为李玉、李氏一族考量。

李玉很是开心,笑道:“我李氏一族的族学虽然珍贵,但也不是什么不可让人知的秘密。”

李玉对知识看法与古人敝帚自珍不同。

他成立族学教学的内容都是沿袭后世。

对大明人来说,太过匪夷所思。

不想引起麻烦,才没有招收外人。

当然,族学的一些课程的确很有用。

族里的人自然将其当成李氏一族的传承。

“明天你去听听就知道了。”

李玉笑道:“就怕你听不懂。”

“咳咳……”

安庆正欲拒绝,被朱元璋连声咳嗽打断。

“咱听说你明天准备带安庆去听听族学?”

朱元璋脸皮子厚的很,直接到:“正好咱也没事,咱也去听听。”

听到朱元璋这么不要脸的话。

安庆公主脸都气白了。

“老朱。”

李玉眼神一亮,反过来威胁到:“你可是给玉儿承诺过,知道我家族学学的什么内容,就不在阻止我和玉儿来往。”

“您老可得说话算话啊。”

朱元璋一脸晦气。

他这闺女太向外了,转头将他又卖了!

“哼!”

“咱说话算话。”

朱元璋黑着脸应道:“让咱见识见识你家族学,咱不阻止你俩来往!”

阻止李玉和安庆来往?

没必要了!

最新小说: 全族乱葬岗,重生罪妃不杀疯不成活 亲爱的陆先生,我好想跟你热恋呀 星际娱乐圈 涨红 宝可梦:我真的不是训练家! 深圳,没有勇气再说爱2 盘点尬穿地心名场面:开局佐助 荒原古城 朕的皇后有点闲 校霸的独宠:小甜心,有点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