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
几人对视一眼,皆是一脸忐忑。
朱标拿起国学的试卷,看了一会儿,笑道:“这个不难。”
“就是这几个符号不怎么认识。”
试卷上,数字序号不少,但不妨碍朱标能看懂题目。
国学的内容很是浅显,朱标大致一观,觉得十拿九稳。
朱棣拿着算学一脸茫然,忍不住提醒道:“大哥,你看看其他几份试卷。”
“怎么?”
朱标拿起算学试卷一看,密密麻麻的符号,顿时麻了。
这些符号都是什么鬼画符?
朱棣倒是知道这些符号来历,小声提醒道:“都是色目人的字,咱也看不懂啊。”
“我给你们解释吧。”
李行拿起试卷,将数字解释清楚。
朱标几人才明悟。
朱标不以为意:“只是对应关系,换个写法而已,国文不难,算学也不会太难。”
“鸡兔同笼,头,教4,鸡兔各几只?”
“马车速刻里,人速刻里,人、车距里,几刻相遇?”
……
“这都是什么问题?”
脑子都看迷糊了。
朱标茫然地放下试卷。
这算学,看了半天,一题都答不出。
朱棣苦笑道:“是算经上的东西,可惜咱几兄弟都没深究过。”
地理。
题目都是大明各地的风俗,还有特产,地形……
不少地方他们都去过。
可惜,朱标几人问题都是一知半解。
答不出来。
“题目都不难。”
李行笑道:“李玉对族里的孩子要求都不高,中学的这些题目,其实都很简单。”
“你们如果读过书院,死记硬背小半月,大致就能考过了。”
考试?
题目都看不懂,怎么考!
朱标放弃了。
显然这李氏的族学,有自己的体系,与大明的其他书院完全不同。
若是不从头学起,估摸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这样吧。”
朱标做主到:“干脆咱都从小学学起。”
“李氏的族学好多东西都与市面不同,但凭咱几个的学识,不怕学不会。”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几人傻眼。
“别啊,大哥。”
“从小学读起,这不是要和咱儿子一起读书么?”
“就是啊,太丢人了。”
李行笑道:“小学读起没必要。”
“小学的学识都是基础的学识,小学的教材可以给你们,你们自学就可以了。”
朱标却执拗道:“不成。”
“这地理、自然、算学咱都没接触过,还是有必要从头学起。”
朱元璋不在,就属朱标说了算。
得!
几个王爷捏着鼻子,带着自己小孩子进了小学一年级。
父子同班,也是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