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你要搬家,也得先准备新家,总不可能将所有家当扛到空地上再慢慢盖,蚂蚁也是一样,当你看到蚂蚁搬家的时候,人家新房的甲醛都散完了。”
直播间里,刚才还幸灾乐祸的观众纷纷表示服气。
“又是这种知识流过脑子,左耳进右耳出的感觉,真好!”
“大写的服气,有理有据,亏我还一直以为这是真的。”
“这主播能处,有谣真辟啊!”
“默哥,我就想知道,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吗?”
“楼上的,这个问题我可以替默哥回答,你媳妇睡觉打不打呼噜,默哥肯定不知道。”
“敬知识!一发火箭送上,默哥加油。”
……
吴默做完科普,将清洗池里的黏土搬回了营地。
先将黏土像揉面一般的反复揉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出黏土中残留的空气,这样处理后烧制的陶器表面会更光滑平整。
揪下一块黏土,吴默尝试着开始塑型。
一开始,他的动作还颇为生硬,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找回了手感。
虽然从来没有做过陶器,不过小时候,村里小伙伴们放学后,可没少聚在一起玩泥巴。
吴默玩泥巴的经验,可谓相当丰富。
每次大战后,都能扛着一大坨泥巴载誉而归,换来的却往往是一顿鸡毛掸子炒肉,却依然乐此不疲。
很快,几个大大小小的陶器生胚就做好了。
由于没有专业做陶器的转盘,生胚多少有些不太对称,不过大体上看上去已经有模有样了。
一口带盖的锅,一只大碗,一个水杯,一把烧水的壶,还有一把汤勺。
这几件厨具,最难的是那把水壶,壶把和壶嘴让吴默浪费了不少时间。
吴默对这样的结果已经十分满意了,他小心翼翼的将生胚转移到树屋里进行阴干。
黏土还剩了一些,为了保险起见,吴默又大费周折的重新清洗黏土,揉捏塑型,将所有生胚又做了一套,全部转入树屋阴干。
做完这些,已经到了下午。
吴默烤了条溪石斑,开了个椰子,简单吃过午饭,开始往昨天的海滩进发。
到达海滩后,吴默查看了昨天挖下的大坑。
这个大坑的位置很巧妙,涨潮后会被海水淹没,退潮后才会显露出来。
一涨一退,海水就留在了大坑里,经过大半天的暴晒,此时坑里只剩一半海水。
吴默还没走近,一股比普通海水浓重许多的咸腥气息就涌入了鼻尖,这些海水里的盐分,比普通海水高出许多。
此时潮声渐起,要不了多久,晚潮就会将这里重新淹没。
吴默没有浪费时间,操起工兵铲在潮水无法到达的海滩高地,又挖了一个大而浅的坑。
坑底先铺满细密碎石,紧紧压实,再铺上芭蕉叶压上石块,以尽量减少渗漏。
用椰壳将浓缩过的海水转移到浅坑里,继续暴晒。
吴默一边干活一边讲解:
“兄弟们,这些浅坑里高浓度海水晒干结晶后,就能得到粗盐了。”
PS:跪求收藏,评价,鲜花,读者老爷们多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