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大殿外。
“儿臣,有重大国事,求见父皇!!”
朱标的声音铿锵有力,在朝堂的大殿中回荡,久久没有散去。
朝堂上下文武百官,纷纷转眼朝着大殿外看去。
只见,朱标身穿一声奢华的明黄色太子服,迈着自信激动的步伐,快步走到龙椅前,朝着朱元璋鞠躬道:
“儿臣朱标,拜见父皇!”
老朱低眉看着朱标,眼眸中闪过一丝诧异,点头道:
“标儿起身吧。”
“谢父皇!”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一脸激动的朱标,诧异着脸,开口询问道:“标儿,你刚才口中说有国之重事禀报,究竟是什么事情?”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朝堂下低头的文武百官,纷纷抬眉朝着朱家父子俩看去,每个人脸上都这好奇之色。
“禀告父皇...”
朱标昂首提胸,底气十足的开口道:“请问父皇,是否还在为大明边境的蒙古残军劫掠我大明百姓一事而发愁?”
此言一出。
朝堂上下,文武大臣们纷纷羞愧的低着头,不敢声张。
这都已经两三个月时间了。
蒙古参军劫掠的事情却迟迟没有解决,要知道站在这朝堂上的,都是大明最聪明能干的精英大臣。
如今提及此事,这些能臣武将们是真的没脸。
朱元璋一听朱标竟谈的国之重事是蒙古残军,随即眉头一皱,挥了挥手道:
“标儿,这件事咱自会处理。你不要插手。”
废话。
关于蒙古残军的劫掠边境村镇的问题。
本来就是个棘手的事情。
就连他老朱这几个月大刀阔斧的整治下来,都没有一点作用效果。
老朱猜测到,朱标很有可能想要接手此事。
这是他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要是解决了那自然欢天喜地。
但这事照大明的情况,根本就不能彻底根治。
一旦朱标沾上这块牛皮糖,却没有能力解决此事的话。
那对朱标登基之后,多多少少还会有些许的影响!
这些不好的骂名,他老朱背负就好,咱得让标儿当上百姓都称赞的好皇帝!
“可是父皇,儿臣真的有办法...”
一听到朱元璋不愿意自己沾染此事,朱标有些心有不甘,刚想要辩解,便被底下的支持太子党的大臣们给打断。
“太子殿下,此事陛下与臣等已经在着手解决中,请太子殿下放心!”
“请天子殿下放心!”
诸多百官齐齐呼应,声音震耳欲聋。
看着朝堂上的大臣们,朱标心中顿感无比失望!
很显然,这些一直支持他的大臣们,明显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可
大臣们不相信就算了。
连父皇也都不相信自己!
朱标看着龙椅上的父皇,心中升起无限的挫败感。
可一想到地雷那神奇的作用。
朱标一咬牙,不顾朱元璋与群臣们的阻碍,大声道:
“父皇,儿臣有办法,能解决蒙古残军劫掠百姓一案!”、
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