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大明朝在外是四海升平,在内是国富民强,而且朝内也是人才济济。”
“但因为儿子的疏忽,让您在凯旋回朝时,险些遇到不测,二哥更是身受重伤,儿子难辞其咎啊!”
“为了给天下一个交代,请爹允许儿子出京就藩。”
朱高燧算是豁出去了,宁愿背上黑锅,也要离开帝都。
“老三!是何人怂恿你这般说的?”
朱棣虎目一瞪,语气低沉的说道,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杀光那些臭谋士。
在他眼里,朱高燧没有老大的城府,没有老二的英勇,可心中的野心却不小,根本不可能主动就藩。
而且这样的话,是你赵王朱高燧该说的吗?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看朝内局势有所变动,趁太子的监国之权被收回,老二身体未痊愈的空档,让老三以退为进,以期获得前进一步的机会。
不过这种行为,也触怒到了老爷子,因为他最怕的就是骨肉相残,靖难之变重现。
“哎~爹啊!自从儿子懂事起,就与您、二哥征战四方,平定这日月山河,”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沙场上出生入死,虽然没有二哥那般勇猛善战,可身上也有不少的箭伤、刀疤。”
“经历过的战事,大小也有百余场……前不久的袭杀,又差点失去二哥,回顾过往发现自己全在杀戮,儿子真的累了。”
朱高燧深深的叹口气,一脸疲倦的模样,有气无力的说道。
嗯?累了?
“呵呵,好啊,朕的儿子都感觉累了!”
“是不是打下了江山,你就可以去享清福了?”
“可赵王殿下别忘了,你是皇帝的儿子,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在马背上得到的!”
“现在你想撂挑子,说不干就不干了!”
“朕可真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朱棣神情凝重,眼中闪烁着异色,冷笑着说道。
不出意外的,他果然被朱老四训了,毫不留情的痛批一顿。
但没办法,爹骂儿子天经地义,朱高燧只能乖乖听着,还得时不时点头捧场。
只是他很清楚,老爷子留着他是为了安内,毕竟锦衣卫具有特殊性,至于太子之位,那就想都不要想了。
特么的!话说的冠冕堂皇,其实腹黑至极。
朱高燧在心里,不禁吐槽道。
随着朱棣怒斥的词汇愈加减少,情绪也缓缓平复,看着自家儿子委屈的模样,有些心疼的起身,走到朱高燧的面前。
“老三啊!你爹老了,你大哥身体说垮就垮,老朱家终究得靠你和老二呀!”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尼玛!不要脸是吧!
最为致命的催命符:“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居然让他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