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吩咐完仆役。
杨锜转头就见前方乌央乌央的聚集了一大群人。
目测足有数百人。
将近十余丈宽的道路,都被他们给堵塞的水泄不通。
“这是怎么了?”
李琩也疑惑,
“还未到晚上,怎么就聚集了如此多人。”
此时他们一行车队,正好经过崇仁坊。
要说这崇仁坊,可是长安城有名的夜生活中心。
因为它西面是皇城(政府机构所在地),选官应试很方便;
东南面是东市(长安城两大B之一),逛街方便;
南面则是平康坊(长安城红灯区),找艺妓娘子们谈心方便……
因为有这些好处,
这崇仁坊就成了外地来长安的官员文人们,首选的居住集中地。
所以坊内附属而生的酒楼饭店等服务业也异常繁荣发达。
尤其是晚上坊门关闭后,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热闹程度比之蓝星后世的大都市也丝毫不差。
可现在才刚过巳时六刻(上午十点半左右),
按说正是崇仁坊内那帮‘熬夜党’睡回笼觉的时候。
什么事这么重要,
能让他们从温暖的床榻和小娘子怀中起身,
来这街道上忍受寒风冻骨?
李琩这正纳闷呢,
就听远处人群爆发出一片欢呼。
尤其是见到他骑在‘照夜白’上时,
那欢呼更是声势震天,宛如东市开肆前的报时鼓。
“是寿王!”
“是创出寿王楷,瘦金体的开文公!”
“是写了‘黄金一千两,笑敬杨氏叔’的寿王开文公!”
……
嗯?
李琩骤然听到如此欢呼,也是一怔。
待仔细一看,
见前方聚集人群大多是年轻士子,且个个身穿白衣后才恍然。
“这都是我的粉丝啊!”
不过现在的粉丝又没应援团,又没‘围脖’的。
怎么消息这般灵通?
不但知道自己出行的路线。
连今早游戏之作的一句打油诗,
将昨日收的千两黄金润笔费给加在回门礼单上的事,也这么快都知道了?
……
原来这消息走露之处,却是杨玄珪府上的大管家。
话说这两年的杨府,
因为钱财窘迫,都被逼到典房卖地的程度了,
在崇仁坊内的好多酒楼饭店,自然也欠债良多。
所以,前几日杨府大管家来崇仁坊,
想要寻个知名酒楼的厨子,去府上置办今日的回门酒宴席时,都没有酒楼肯接。
逼得杨玄珪东挪西凑,才筹了近三百贯钱,
寻思由自家厨子作上几席,也就糊弄过去了。
可今日得了李琩的回门礼。
尤其是那礼单中的千两黄金一至,
杨玄珪当即便让管家带着金子来崇仁坊了。
先将之前所欠的钱财尽数还清。
再极为豪气的于‘庭轩楼’内定了一桌最上等的‘烧尾宴’。
还将酒楼内手艺最好的大师傅全请去府上置席。
要知道,庭轩楼可是崇仁坊最大最知名的酒楼,
说是长安城酒店行业的龙头,也毫不为过。
没有千百贯钱,手艺最好的大师傅根本不会上门置席。
而且不仅如此,
那杨府大管家还在长安最大最知名的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