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这小玩意儿也是如此。
售价不高,成本很低啊。
薄利多销的销售模式下。
火柴每天也从几千两的盈收,提升到了过万两的价格了。
可以说盈收是在稳步的提升。
日常生活用品,有是消耗品的。
根本不愁没地方卖。
尤其是在处于垄断地位的情况下。
……
“父王。”
“火柴作坊,必须要扩大了。”
朱允熥一屁股坐下来,对看书的朱标说道。
最近外头已经开始传出风声,太子爷康复,修养好了,要重新监国理政。
上门来的各方官员可不少,但都被朱标拒之门外,安心的看书,不被打扰。
朱标放下书,问道:“兵仗局不是在帮你生产吗?”
朱允熥道:“父王,不太合适了。”
“一是兵仗局,到底是宫内的机构,做这等事情不好。”
“二是,孩儿要成立的大明轻化工公司也搭建起来了,以后火柴的买卖就挂在这个公司下,再让兵仗局生产,到底算谁的?”
朱标若有所思,不置可否的点头,没有说话。
“这第三嘛,就是需求量太大了,必须要出钱扩建火柴作坊。”
朱允熥说道:“最好是新建一个日产量达到十万盒的作坊,满足当前的需求。”
“订单很多吗?”朱标问道。
他这两天没太关注这些事情。
“嘿嘿。”朱允熥阴悄悄的说道:“父王,说出来吓你一跳,十三省代理,总计下了三百万两的火柴订单。”
“这要生产出来的,就是几亿盒的火柴。”
朱标吓了一跳,惊讶道:“这么多?”
他连书都不看了。
“三百万两有多大的利润?”
“不会少于两百五十万两的。”
朱标面色有点红润,这是高兴的。
如此大的利润。
如何让他不欣喜呢?
很快他冷静下来,道:“这么大订单量,如何能够完成?”
“还有这大明百姓们,怎么消耗得完?”
不怪他担心了。
三百万两银子,买的火柴就是天文数量了。
大明才多少人……。
“父王,你这就是瞎担心。”
朱允熥无语道:“就宫内的用度,一天少了一千盒火柴嘛?”
“你可以去问问内官监太监。”
“是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