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众人都走了,方杰拉住贾琩道:“小子,你可知道这次要交多少税银?”
“小子看过账册了,差不多要交二十七万两。小子给它凑个整数,明天会让人送三十万两到户部去。相爷等着接手就是。”
“哈哈,好,那明日老夫就在户部等着了。”说完也走了。
贾琏今天晚上一直处于懵逼状态,京城里的贵人他基本上全都认识,可今天才知道天之大。他媳妇管着荣国府,荣国府和宁国府虽说是一门两国公,但日子到底什么样他也是清楚的。
看到账册上写着二百四十万两他是真的没想到,先前贾琩说大概能卖一百万两贾琏是有点怀疑的,现在只剩下羡慕的份了。
贾琩递给贾琏两万两银子的银票,道:“辛苦二哥,以后这里的拍卖只要成功的,二哥都可以百抽一。希望二哥能多上上心,小弟就快要下场了,这里就交给二哥了。”
贾琏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做了太多的善事,不然自己的这个兄弟不会给自己这样的美事。
“琩哥儿放心,为兄以后就不再往外地跑了,以后只做京城里的生意,定会把这珍宝阁给照料好。”接过银票的贾琏恨不得跪下,这样的生意做起来太简单了。
镖局的人会一直在珍宝阁轮流值夜,安全不成问题。贾琩和贾琏带着管家小厮们回了。
第二天。
今天的早朝和往日大不相同,皇帝看着台下的人一言不发,已经有一会了。昨夜朝中的皇族和勋贵之家在珍宝阁出手时的大方,赵亓早上已经听戴权说过了。
一群整天哭穷的勋贵竟然拿出几万两银子来买玻璃器皿,他这个做皇帝的也很嫉妒。听说今天户部能进账三十万两,赵亓又开心了起来。
赵亓心道:“一群蠢货,为了些许死物花这么多的银子,那小子应该把你们都多骗几次才好,户部也能多点税收。”
方杰看着龙椅上发呆的赵亓,出列道:“启奏陛下,宁国府贾琩已经把税银送到,三十万两银子库司清点后已经入了国库。”
“嗯,这贾琩主动交了两倍的税,不枉朕给让戴权去给他捧场。”
“陛下臣认为,拍卖一事获利甚多,不若将此事的税提高一倍,以增国库。”
看勋贵和皇族不爽的御史大有人在,一时间出列了五六位御史附议之声不断。
赵亓沉吟一下道:“凡是拍卖成功的都在户部留档,不分身份必须交税,税率就按两倍来算。”
大崝是十税一,和前世的清朝一样。现在的皇族和勋贵还没有拍卖过什么东西,不知道今天的这道旨意会给他们带来多少的损失。半年之后拍卖盛行之后,这些人才知道自己是被皇帝算计了。
还在睡觉的贾琩不知道朝廷已经给拍卖加了税,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自己卖的东西都是一本万利,和其他人的宝物大不相同。
贾琩睡醒之后,洗漱吃饭完了准备去给贾敬回报一下昨夜的战况。贾敬今天特别的忙,从早上吃过饭开始就一直在接待京城里各个勋贵、世家、门生故吏、还有四王公家里来的人。
这些人见面就是先道喜,然后又是旁敲侧击的询问贾琩的年龄,等贾敬知道了昨天晚上贾琩赚了两百万两银子后才明白为什么今天家里来了这么多人。
“哈哈,各位抬爱了。犬子今天才十一岁,因他要兼祧两房,所以去年就已经定下了婚事。”贾敬道。
四王公府上早就知道贾琩定亲的事,今天上门大部分都是奔着能找个生意合作来的,就算是家里想给贾琩送个庶出了闺女做小妾,可这贾琩现在还是太小了点,才十一岁。
贾琩进了贾敬的院子看到这么多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大家都互相见礼,水溶又分别给双方做了介绍。中午宁国府准备起宴,又把贾琏叫了过来待客,毕竟贾琏和他们这些人都是认识的。
席间有人道家里有些宝物想通过珍宝阁拍卖云云,更多的是想和贾琩搞好关系,最好能一起做个生意什么的。说实话除了水溶之外的其他四王公子弟,贾琩是看不上的,文不成武不就的。
想和自己做生意可以,自己必须是掌舵之人,否则就免谈了。自己又不是善财童子,没心情照顾每一家。最后四王公的人在贾琩的提议下决定一起开一个集货运和批发为一体的市场。
贾琩负责建造和以后运营,各家都要出份子来决定自己的股份。共十二股,每股三万两,每家一股,贾琩掌舵。
午宴结束,各自归家。
贾琩找来了周明,道:“你去城外选个地方,要靠近码头或者靠近运河我们自己修个码头,旁边最好是农田,然后买下来。咱家里现在不缺钱,不卖就用钱砸,不要搞出不好的事来。”
“是,二爷。”
宁国府当然不缺钱,库房里现在如果把银票和金票换成现金和现银,那库房根本放不下。
不过一天时间,周明就带着地契回来了,六万两的银子买下这些地,对方肯定是赚了。贾琩把未来货运站的图纸给了他,让他带着水泥施工队去开始建码头和房子,顺便把路修出来。
叫来了李振,这个负责向城外庄子上收租的管事,交待他跟着周明去把除了货运站之外的地方全部盖上大棚,入秋之前必须完工,棚顶的玻璃钱义会负责送来。
神雕侠侣最后一卷马上就要上架了,自己现在也不准备抄书了。马上就四月了,在京城的时间只剩下两个多月。最晚七月初贾琩就要回扬州,月的乡试,不能错过,贾琩要读书了。
荣国府里贾琏和王熙凤说着拍卖当晚的盛事,王熙凤听说这一晚赚了两百万两银子,心里也是突突的。王熙凤虽说是王家女,又管着荣国府,但一天赚百万两银子还是没想过的。
荣国府里的三春和宝玉知道了,都来打秋风。这个要贾琩给买马车,那个让贾琩给自己盖个纯玻璃的房子,说自己是要种花。
贾琩对于这些小要求也没拒绝,两种生意都是自己的,无非是让下人们辛苦一点,给点赏银就是了。
荣国府所有的主子都收到了一辆四轮马车,至于暖房就只有三春有了。贾赦和贾政看着家里的闺女院子里都有了暖房,也是羡慕,但却是难开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