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说实话,在这大明建国初期。
拥有着大量如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曹国公李文忠、西平侯沐英、颍川侯傅友德、武定侯郭英等骁勇善战的勋贵将领。
这些人,可是在元末乱世战火纷飞的年代。
将头颅拴在裤腰带上,跟着朱元璋同敌人一刀一刀的浴血拼杀。
最后存活下来的。
他们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
故而,在这些人的面前。
常茂这个靠着自己亡父袭承爵位的郑国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更何况,他常茂本身又是小辈。
所以,其实常茂身上这个郑国公的爵位。
也就是听着好听,实际上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实权。
这些年里,常茂心中一直都很难受。
很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整个大明看看自己并不是一个只靠父辈福荫的将二代。
可现实很残酷,有魏国公徐达他们的存在。
常茂根本难以获得出征的机会,大多数都是在京中闲着。
这也是为何他堂堂一个大明顶级勋贵郑国公,会偷跑来这广州跟着朱桢这个越王大哥。
而现在,皇天不负有心人。
他,终于出头了!
他常茂,终于不再是光杆的郑国公。
现在,他是大明前军都督府的左都督。
统制福建、广州两地将近十万的卫所将士。
虽然这所谓的统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让所有卫所将士听命于他。
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
但就算如此,也是大明朝有数的正一品实衔了!
一朝从无事可做的将二代,摇身一变成为正一品统制十万将士的前军都督府左都督。
试问,常茂如何能够不激动?
从石凳上站起身,常茂对着朱桢单膝下跪,拿着令牌双手抱拳。
坚定无比的说道:
“常茂,此后必将为殿下效死!”
之所以做出如此姿态,是因为常茂心中十分明白。
这前军都督府的正一品左都督,若是没有朱桢这位越王,这位大哥。
他常茂,就算可以得到,最起码也还要等上十几二十年。
等到魏国公徐达他们这些老资历逝去之后。
士,为知己死。
朱桢让他常茂成为了统制十万将士的左都督。
他常茂,也当有所表示。
朱桢淡然接受了常茂的这一跪。
就像之前任命李祺为暗枭卫指挥使那般。
他们,是兄弟。
但从李祺、常茂接受了他越王的任命开始。
他们,便不仅仅是兄弟了。
而是上位,与下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