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
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
于谦临危受命,从兵部侍郎升任兵部尚书。
这时候的于谦还不是兵部尚书,还只是兵部侍郎而已!
他朱祁钰登基之后,朱祁镇也自动‘晋升’为了太上皇!
只不过这个关系怎么看都有种怪怪的感觉,也让白乐心头膈应得慌!
“于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钦天监预报星象有变,太上皇如今还在瓦剌鞑子手中,瓦剌大军随时要南下攻打京师,这时候只有迁都南京才是上策,以避免刀兵之祸,保我大明社稷安危!”
徐有贞现在还是翰林院的侍讲,也就是属于编纂、写史一类的史官。
可笑的是徐有贞这样的史官,居然光靠钦天监那边汇报过来的星象有异就断言南迁才能躲避兵祸,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偏偏朝廷当中还有不少人支持徐有贞的意见!
“不错,徐大人完全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瓦剌鞑子来势汹汹,即便是南迁也只是权宜之计,等他日我们再把顺天府夺回来便是了!”
“徐大人说得对啊!”
“……”
当即就有不少朝廷大员纷纷站出来替徐有贞站台了!
“我呸,简直是满口胡言!京城尚有十万军队,尚有一战之力!瓦剌鞑子南下就把你们的胆子都给吓破了,就不嫌给你家祖宗丢人么?”
“当初成祖皇帝五征漠北,何等英雄,既养了你们这么一群软蛋!”
于谦闻言更是破口大骂!
看着于谦一个人跟一群人挣得面红脖子粗的样子,白乐心头暗叹口气。
于谦也算得上是铁骨铮铮,一个人硬刚群臣!
虽然和于谦一样想法,想要留下来保卫京师的也大有人在,但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挑头的!
原因无他,怕担责任啊!
也先率军进犯北京,一路挟胜而来。
于谦只是个兵部侍郎,虽官职不小,却也轮不到他来做主,毕竟王文、王直、胡濙等人官职都在他之上。
然而站出来的却是于谦,当于谦喝退徐有贞,下定决心固守北京时,他肩上担的是整个大明的命运和大明的百姓。
这责任太大了,偏偏又敌强我弱,一旦有一丁点闪失,于谦将留下千古骂名,难怪王文、王直、胡濙等人不敢站出来。
徐有贞是个投机分子,他当时任翰林院侍讲,这个是文职,从五品,职责是文史修撰等相关工作。
只不过,明朝时是不会以言论罪,徐有贞只是提个建议,就算朝廷不采纳,也不会给徐有贞带来影响。
反倒是如果他的建议被采纳,他将飞黄腾达。
显然徐有贞并不甘心当个小小的从五品官,才假托星象,提出南迁,为的就是博取前程。
于谦的反驳顿时让一帮文臣哑口无言,只觉得老脸臊得慌!
...................分割线..................
p: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