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她……不会出事吧。”伦德施泰特有些忐忑的问道。
那个来刺杀自己的司机,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还请放心。”钟离说道,“荧与她的朋友,会轻松取胜,我们只需要在这里等待即可。”
“那就好。”听到钟离如此肯定的说法,伦德施泰特心下稍安。
两人又喝了一会儿咖啡后,心想这时候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唠一点其他的话题。
他们从天文地理,唠到军事政治,再到民生文化,一番探讨下来,伦德施泰特发现,这个名为钟离的东方人,博学程度超过了他认识的所有老学究。
尤其是对方在军事方面的见解。
作为一名经历过一战的老军官,伦德施泰特在各路高级将领的手下当过差,也亲自到前线实时指挥过军队作战。
这等经历,不说没人比他更懂打仗,也值得一句经验丰富了。
但是钟离提出的理念,却让他觉得,自己到底会不会打仗?
就拿最简单的,也是经历过一战的伦德施泰特最能接受的步兵突击来说。
在执行突击任务之前,作战单位要对当前的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
要明确突击位置,支援位置和警戒位置。
其中,突击位置应为作战过程中,最后一个能提供掩体的位置。
支援位置,需要找到能提供最明显火力支援的地方,以便对敌方阵地进行火力压制。
而警戒位置,则起到了预警和阻断敌方增援的作用。
在突击任务执行的过程中,一个步兵班里的士兵,也要明确划分出相应功能的小组,互相配合,进行协同作战。
最后,各个小组之间还要保证灵活性,突击组可以随时变更为火力支援小组,火力支援小组也可随时变更为突击组。
钟离为了方便伦德施泰特理解,还特意把桌子当成沙盘,用桌上的茶杯与餐具作为棋子,与其来了一次模拟对战。
一番组合拳下来,伦德施泰特豁然顿悟。
这种理念,相比于伦德施泰特所知晓的风暴突击队,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而在一些伦德施泰特很难认同的新式兵种作战问题上,包括但不限于特种部队对正面战场的作用有多大,是否真的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集合起来的装甲部队,是否真的有能力快速突破敌方的堑壕。
钟离也巧妙的做了回答。
他先是指出,战斗从来不是固定兵种间的对抗。
步兵虽然是军队的基石,但在成排的马克沁面前,就如同排队待宰的羔羊。
马克沁机枪虽然是堑壕中的王者,但在洗地式的火炮攻击时,也只有被压着打的份。
至于火炮,在面对皮糙肉厚的坦克时,也难免会束手无策。
同理,坦克也不是无敌的。
它虽为陆上王者,但若是在轰炸机面前,就如同行走的靶子,可以被轻易摧毁。
而飞机惧怕的是灵活的地面防空火力,步枪、机枪、火炮,只要覆盖面积足够,都能轻易将其击落。
综上所述,没有一样东西在战争中是无敌的,唯有各个不同的兵种互相紧密配合,灵活调度,才是取胜良方。
固守一种部队为主流,将其他兵种完全视为辅助,是绝对不可取的。
随后,又分别对特种部队和装甲部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同时教授给伦德施泰特更加科学的作战方式。
听得后者如痴如醉,赞不绝口。
桌上的咖啡,续了一杯又一杯。
时间,在两个老头的谈论之下,飞快流逝。
转眼间,太阳落山了。
“我们德意志民族,终将超越一切,成为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的主宰。”
咖啡馆外,国会大厦前,小胡子的演讲,落下了帷幕。
钟离与伦德施泰特的对话,也进入了尾声。
“先生真是有大学问,您的这些观点,真让我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