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一边读诗,一边在下面发评论聊天。
三行虽短,首却多,全看一遍也是需要时间的。
而微博给出的展示时间共有天,每天看一部分,看完还是很轻松的。
当评委和当读者是不一样的,会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使命感。
有的人简单浏览了几首,很快就把鲜花投出去了,也有的人则是耐心品味,有一份责任感在心头。
老实说,不愧是已经经过一轮筛选的首诗,整体看上去,水平都很不错。
比如这首《礁石》——
【眷恋得太深太久
才沉重得
走不出原来的位置】
又比如这首《贝壳》——
【因为承受不了大海的考验
所以才成了
沙滩上可怜的弃物】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很多时候,还真是分辨不出两个佳作究竟哪个更好。
不过,下午的时候,微博给出了一张鲜花榜单,把参赛的首作品按照鲜花数列了个先后。
最受关注的自然是第一名。
《孤独》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
照顾着
历代的星辰】
于是,这首诗下面的讨论变得越来越多。
“虽然不是很懂,但就是觉得这首诗很厉害!”
“从童年起就独自与星辰对话,想想那个画面,就透出一种孤独。”
“历代的星辰,是指天上的星星还是那些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
“‘照顾着’三个字值得玩味,好像星辰属于弱者、需要被照顾一样。”
……
“这个风格像谁的?会不会是绯云?”
绯云是被邀请的位诗人其中一位的笔名。
“有点像,但总感觉不是他的风格。”
“会不会是简深写的?”
“简深?不可能吧,他擅长写情诗,这个明显不是他的风格。”
“……”
人们的讨论很激烈,都在尝试挖出作品背后的作者,而这正是微博想要达到的效果。
=============================
求鲜花,求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