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女听命!”
李斯轻声一笑。
“往后粥粥女子便无须再自称民女了。”
“尔如今已是我大秦簪袅。”
“可自称,簪袅粥粥。”
周书宜赶忙点头。
“明白了,谢谢大哥!”
扶苏简直没眼看了。
李斯倒是一乐。
“粥粥簪袅倒是妙人。”
“不过本官年岁却已过于年长,当不起这声称呼。”
说话间,李斯将绸布合拢,双手递给周书宜。
“大王之征,还请粥粥簪袅多加思虑。”
“若有意入职,可持此命前往咸阳城中尉署。”
“即刻便可赴任。”
“若簪袅无意,亦请尽快回复本官。”
“本官也好及时回禀大王。”
周书宜双眼放光的看着那绸布,双手颤颤巍巍的把它接了过来。
“我、我要是去赴任的话,用不用把这个命交上去?”
李斯笑而摇头。
“自然不用。”
周书宜放心了不少。
“那就太好了!”
见李斯已经宣读完了圣旨,杨端和出声邀请。
“李廷尉,入营稍歇吧?”
李斯摇了摇头。
“王命在身,当行王命为先。”
上前几步,李斯站在杨端和面前,缓声开口。
“于咸阳时,本官偶然听闻大王盛赞杨翁子稳重如山。”
“行军之时步步为营、徐徐图之。”
“大王安心不已!”
“本官多话一句。”
“杨翁子此番是否有些冒进?”
杨端和额头瞬间渗出一层薄汗,便要躬身请罪。
李斯当即抓住了杨翁子的胳膊,制止了杨端和的动作。
“这只是本官浅见,当不得真。”
如果真当李斯这话是随口浅见,那杨端和也活不到一百多岁了。
毫无疑问,李斯是当了嬴政的传声筒。
而嬴政从来都不是让属下背锅的人。
如今不得不让李斯假托个人意愿来传话,显然是因为此令不方便被朝中某些人得知。
杨端和心思急转间,肃然点头。
“本将受教!”
李斯笑着拱手一礼,随即看向扶苏。
“公子,随本官来吧?”
扶苏目光幽幽的看向李斯。
“本公子有的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