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端和拽着胡须,眉头紧锁。
“如此一来,我大秦的信誉或将崩塌!”
后世人根本想象不到信用在战国时期有多重要。
郭开为什么愿意相信大秦真能给他右相之位,为此甚至不惜把赵国给葬送了?
就是因为大秦那铁打的信用!
可若是昌平君截杀郭开,导致大秦失信。
大秦近百年努力才打造出的信用招牌,将一朝崩塌!
扶苏点了点头。
“所以虽然此策乃本公子所献。”
“但如果有的选,本公子半点都不希望执行此策!”
“一旦郭开果真被昌平君截杀。”
“我大秦遭受的损失甚至比此战战败更重!”
当今大秦,除了扶苏之外没人知道郭开之死会给大秦造成多大损失。
自郭开之后,大秦再没有招降到哪怕一个敌国重臣。
楚国各地君侯抵死而战。
魏国安陵君与城协亡。
秦灭六国之战的烈度提高了何止一筹?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秦律》明确规定。
如果因为雨雪等天气原因导致徭役迟到,是不会受任何惩罚的。
可陈胜、刘邦等人都扯着徭役迟到就要被砍脑袋的幌子,率众起事。
这就是因为大秦的子民已经不再信任大秦朝廷的话了!
扶苏认真的看着杨端和。
“观如今战局,我大秦是有的选的!”
“无须收买郭开,不必承受可能的风险。”
“只需我部继续进军,直逼邯郸。”
“赵国,必亡!”
杨端和眉头紧锁,很是犹豫。
“但,或许大王别有所图呢?”
扶苏沉声开口。
“此战若胜,乃是杨翁子勇武果断。”
“此战若败,乃是本公子以剑抵着杨翁子的脖颈,逼你进军!”
杨端和摆了摆手。
“本将非是那等贪生怕死之辈!”
“本将只是不愿违抗大王之令!”
扶苏笑了。
“本公子当然清楚。”
“可杨翁子就不想更进一步吗?”
“蒙骜,昔日为杨翁子麾下小吏,后封上将军。”
“蒙骜之子蒙武,昔日亦为杨翁子麾下小卒,现为我大秦将军。”
“蒙骜之孙蒙恬,昔日依然在杨翁子手下做过小吏,现已为我大秦九卿。”
“可这几十年来,杨翁子的军职、爵位,可曾变动过吗?”
杨端和的脸色瞬间铁青。
扶苏的话,字字扎心!
扶苏低语:“而今,更进一步的机会就在眼前。”
“难道杨翁子不愿随本公子博一把?”
杨端和心中愈发挣扎。
半晌之后,杨端和终于下定决心。
“全军休整五日。”
“五日后,兵出邯郸!”
扶苏后退一步,欣然拱手。
“末将,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