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骑兵追随扶苏徐徐前压。
夫、卦夫各带两千五百名骑兵护卫两翼。
一万骑兵死死堵住了漳谷谷口。
不远处,赵军中军,冯启眉头紧锁。
“这是杨端和所部?”
“他们不继续围困邯郸城,反倒是来阻击我军了?”
“他们就不怕邯郸守军追杀而出吗!”
李牧眺望着秦军,若有所思。
“此军仅有赢字大旗,而无杨字大旗。”
“想来,是杨端和在继续攻城。”
“此军主将是那秦国长公子嬴扶苏。”
冯启放松了不少。
“将军,可要即刻出征,踏碎秦军?”
“王翦所部最多两日便能追上我军。”
“两日之内,我军必破前军,否则或被前后夹击啊!”
李牧轻声一笑。
“无须两日。”
说话间,李牧一夹马腹,带着冯启和十三名亲兵排众而出。
“大赵武安君李牧在此。”
“秦将可敢阵前答话?”
听到这呼声,周书宜迅速调整镜头,对准李牧。
李牧的皮肤很粗糙。
但他的五官十分板正,眸光柔和。
活脱脱的一个中年帅大叔。
谁能想到,此人其实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好儒雅的帅大叔!这样的人你说他一生杀敌几十万?我不信!】
【我去,难道战国名将的前提条件是长得帅吗?】
【啊啊啊,好想爬墙啊,但扶苏也好帅,我该怎么办!】
【他是在叫阵吗?扶苏公子会不会应战?】
【你们看,秦军已经有点慌了!】
秦军前军,扶苏看着有些混乱的阵型,心中无奈。
恐李症是李牧一场场战役打出来的。
想要将其消除,绝非易事。
但,却可以暂时消减。
想到这儿,扶苏带着百里追等人策马上前。
“吾乃大秦长公子,嬴扶苏!”
“久闻武安君之名。”
“将军之勇,秦王甚喜之。”
“将军何不弃暗投明,为我大秦而战?”
李牧根本没有回答这种敏感问题,只是温声笑问。
“久闻扶苏公子备受大儒盛赞。”
“誉公子乃是君子典范,日后必成大儒。”
“秦国能出大儒,当真不易。”
“公子何苦持刀弄枪,做武人行径?”
【噗~李牧别叫武安君了,叫阴阳君吧!】
【即讽刺了秦国人没文化,又讽刺扶苏不会打仗,还动摇了一波秦军军心,啊!】
【秦军本来就有恐李症,李牧再这么一说,秦军会不会不战自败啊?】
扶苏面露自谦。
“武安君过誉了。”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曾说,在看《诗》的时候遭遇三百人围攻,一句话的功夫便已将人全部打死。”
“事后方才感慨说:当时没想那么多。”
“本公子一句话的功夫最多也就能打死四五个敌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