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午饭吃罢。
秦牧还想着向老太君告一句别,带着小丫头入画回去。
但是那被前后几个丫鬟搀扶在庭院里溜达的老太君看着满月景色,念叨了一句快要立秋了给绊住了步子。
那一群小姐不知道抽了什么风,不知是谁带头起哄正好的借着今天这日子大家何不来上一首诗词。
这下好了,大家纷纷跟着附和了起来。
“好啊,今日初一,再过几日就是到了乞巧节。”
“今年的首秋正好又和乞巧节重叠,今日作诗也适应情应景!”
这说话的是荣国府以亡故的大少爷贾珠之妻——李纨。
丈夫早亡,使得这李纨也落了寡淡的脾气。
平日里在乎的除了那膝下一子之外,就要数这诗词一道来打发时间了。
加上她原本也是名宦之女,自小也是读过一些诗书。
长此以往下来,对诗词之道也是熟通。
这不听到了一群小姐的吵闹,就提出了这个建议。
“嫂嫂说的即是,这往日的节日里都是兴许外面那些才子们吟诗斗词,何不知我们这些闺中小姐的才气也不输于他们!”
听到了打扫李纨的这番话,原本还在一旁与姐妹嬉闹的探春也开了口。
探春作为府中三小姐,平日里行事作风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主,而说起在这府中众女之中才名也是数得着的。
她自然也想显摆一下。
当然了,这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喜得自然是这些平日了经常斗诗的小姐。
这愁的自然的府中的掌中珠,贾宝玉了。
说起这作诗,要是放在和一众丫鬟小姐玩乐的时候他还是有几分诗才搏佳人一笑的!。
但是此刻这冷不定了来一下。
他就要看运气了。
说白了还是底子不行——虚!。
所以在听到了众人起了这个头,他纠结了起来。
特别是当他看到了自己的林妹妹对于这一场诗词会很感兴趣的时候,更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走的话,他怕错过自己这林妹妹诗成时候的妙哉场景。
不走的话,但是今日腹中无货,恐怕待会要出洋相了。
思绪了一会,最终还是偏向了林妹妹。
而一旁的贾母见到众人难得聚在一块这般高兴,也就点头应了下来。
“甚好,甚好。”
众人见到了太太点头应允,都是兴奋了起来。
“那就有老祖宗提上一词一景或一物,我们以此来行诗如何?”
说话的是薛宝钗。
看到这里的,立在角落的秦牧心中一叹。
这薛宝钗不愧是珠圆玉润之人。
这少爷小姐门之间的行乐,也把老祖宗捎带了进来。
在外面,那些才子们斗诗那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大家才能给行令的。
而薛宝钗把这行令的权利给到了老太太手里面,那自然是把老太太比作外面那人人敬仰的大家了。
由此可见这小丫头的玲珑心思。
当然了,就算是这这丫头不说,这行令之人自然也落到老太太的手中。
但是在一群小辈面前主动来说,和被请来,完全就是两种概念了。
对此秦牧由衷佩服。
果然,在听到了小丫头宝钗的这话之后。
老太太更是乐的满面堆笑。
“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吐出来,抬眼看了院中一番这才道。
“既然是马上立秋了,今日又是在我的后院之中,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