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入内。
面带倦意。
“少主,主公,孔明来迟,失态失态……”
众人都欢天喜地,准备大快朵颐。
未曾注意到诸葛亮言辞不当。
唯三人面露异色。
一曰刘备。
孔明乃是他三顾茅庐请来的军师,
陪他待人接物不知多少次,从未出错。
这种场合,对他来说,游刃有余。
可他入内后,不仅没有向凤雏问好。
还将“少主”称呼,置于“主公”之前!
这让他这个主公,脸往哪放?
二曰杨仪。
杨仪乃是襄阳本地人。
刘备取荆襄之后,便担任仪官。
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礼部尚书”。
专门掌管礼仪的事情。
初上任,自然敏感。
他对于诸葛亮今日的失仪,也颇感意外。
因为诸葛亮学富五车,
很多礼仪知识,杨仪也需要向诸葛亮请教。
没想到今天诸葛亮自己却出了大错!
称呼的次序都出错了。
不过见众人都没有发现。
考虑到诸葛亮实在劳累,才忙中出错。
便没有当庭纠正。
三曰凤雏。
庞士元有些惊讶。
他惊讶的不是诸葛亮为何先叫“少主”。
而是惊讶诸葛亮先叫了“少主”之后,
满厅竟无一人觉得不对。
结合方才城门外的那句“拜见少主!”,竟盖过了刘备的风头。
庞士元想到,这绝不是偶然。
怕不是这个少主的声望,早已经超过刘备了吧?
……
这时候,庞士元终于想通了。
为何阿斗要经商,刘备一定会放他前去。
那是因为,任何为人主者,都不能允许自己的威望被别人盖住。
就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
而且刘备尝试和阿斗套近乎,也被无情拒绝。
这个时候,但凡阿斗想要远离权力中心。
刘备自是会认真考虑。
不过,庞士元已经有些为阿斗担心了。
三岁孩童,虽然才纵古今,但未能深入了解人心。
远了不说,就说近期的事。
想那杨修,只是因为揣度曹操的想法,就被斩首。
这个故事告诫众人,人主的风头,可不能随便抢。
再说曹冲,也是智计无双,却为人所害。
虽然曹操对外宣称,是毒鼠咬人所致,
但凤雏是何人?
内在蹊跷之处,他早就参透。
曹冲就是被曹丕害死的。
历史上血迹斑斑,怎叫人不心有余悸?
……
卧龙凤雏寒暄过后,晚宴正式开始。
庞士元找了个机会,对阿斗说道:
“少主可知杨修和曹冲之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