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帝国风云 > 第五百八十八章 核技术

第五百八十八章 核技术(2 / 2)

这就是通过数千次的实验迈特纳终于肯定了自然界中的铀原素而且是原子量为二百三十五的同位素最适合进行持续核裂变也是链式核反应而其他的自然物质都不适合进行链式核裂变。

这个发现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有趣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对此产生重视甚至允许迈特纳在公开发表的科学期刊发表了相关论。

说白了这就是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只是提炼铀原素是一件很麻烦的工作而要把只占总量百分之零点四的同位素提取出来就是更加麻烦的事情了。

这些困难使得研制核武器的工作在大战期间依然进行得相当缓慢。

直到一九四三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才建造了第一座实验xìng核反应堆。

有趣的是这不是世界的第一座核反应堆。在一九四二年底美国就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建成了第一座实验xìng核反应堆而中国的物理学家则在一九四三年初在甘肃的戈壁荒漠里建成了第一座反应堆。

在此之后核物理学的实验探索工作全面加速。

大概在一九四五年底中美科学家几乎同时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即铀原素在核裂变的时候部分铀二三八会在吸收一个中子之后转变为一种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原素而这种原素是更理想的核裂变原料。

也正是这在这个时候各国科学家走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因为对铀原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所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科学家把重点放在铀原素想尽办法来提纯铀原素。中国科学家则把重点放在了钚原素即铀二三八在吸收了一个中子之后的转变产物。美国科学家得到的资助最为雄厚而且有足够多的人力资源所以同时在两个方向展开研究。

可以说以当时的情况美国有望最先制造出核武器。

问题是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进行得最不顺利。特别是在一九四七年之后随着中**队攻入新墨西哥州美国被迫把阿拉莫斯实验室转移到东北地区导致科研工作停顿了将近一年。如果没有耽搁这一年的话美国很有可能在一九四八年初就制造出第一枚具有实用xìng的原子弹。当然导致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研制迟缓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军在大战期间的连续惨败。这就是为了不至于迅速输掉战争美军必须集中力量与资源来解决现实中的迫切问题因此不可能在科研投入太多的资金。事实从一九四四年开始美军在核武器领域的投资就开始减少。

根据中**队在占领了新墨西哥州之后获取的资料到一九四七年的时候阿拉莫斯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投资已经降到了一九四三年的百分之二十比实际最低需要还少了大约百分之六十。

显然如果有足够多的投资美国的原子弹恐怕早问世了。

问题是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也算不充足。

更要命的是制造钚弹的难度要比制造铀弹高得多别的不说钚是增殖核反应堆的产物因此需要建造必须由重水进行冷却的核反应堆也就必须生产重水而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要知道在大战期间重水的单位生产价格相当于同质量的黄金了。

可以说当时最有望制造出原子弹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一九四六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程师差一点就制造出了世界第一枚原子弹。可惜的是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一个小部件出现的纰漏使得试爆彻底失败并且因此导致帝**方对科学家失去了信心。事实这枚枪式原子弹的设计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能够进行第二次实验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当然帝**方在这个时候停止资助核武器研究工作也有其他原因。主要就是英国已经战败而美国战败只是时间的事情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需要原子弹。更重要的是帝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糟糕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研制核武器。

归根结底依然是对核武器的认识严重不足。

到一九四八年的时候帝**方还辞退了很多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科学家让他们回到大学去任教有的因此失业。

显然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当时冯承乾就明确告诉顾祝同必须通过军火贸易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施压让其答应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然后以此为基础尽可能的笼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核物理学家。如果可能的话得让他们到中国继续进行研究而中**方不但会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还将提供更高的待遇。

当然前提是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答应在科学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科学家去中国工作。

当然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科学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